| 月出东山之上。 长忆御街人唱。 恨我不能琴。 有琴心。 徙倚秋波平莹。 渐久玉肌清冷。 待更下阑干。 起来看。 |
| 文会得吾党,净居清书长。 平生爱山僻,暇日聊徜徉。 风流谢康乐,肥遯计亦良。 钟鼎成淹留,江湖晚相望。 山色青未改,山名久愈彰。 松风度晚曲,岩花弄晨妆。 尚疑缥缈人,髻鬟下鸣当。 凄凉怀古恨,野水涵方塘。 功名不作难,出处何可忘。 人自草木腐,看渠日争光。 香消酒力微,缘阴听圆吭。 悠然发遐想,莞尔还成章。 归管有清泚,... |
| 曾与东山约。 为倏鱼、从容分得,清泉一勺。 堪笑高人读书处,多少松窗竹阁。 甚长被、游人占却。 万卷何言达时用,士方穷、早去声与人同乐。 新种得,几花药。 山头怪石蹲秋鹗。 俯人间、尘埃野马,孤撑高攫。 拄杖危亭扶未到,已觉云生两脚。 更换却、朝来毛发。 此地千年曾物化,莫呼猿、且自多招鹤。 吾亦有,一丘壑。 |
| 谢公含雅量,世运属艰难。 况复情所钟,感慨萃中年。 正赖丝与竹,陶写有馀欢。 尝恐儿辈觉,坐令高趣阑。 独携缥缈人,来上东西山。 放怀事物外,徙倚弄云泉。 一旦功业成,管蔡复流言。 慷慨桓野王,哀歌和清弹。 挽须起流涕,始知使君贤。 意长日月促,卧病已辛酸。 恸哭西州门,往驾那复还。 空馀行乐处,古木昏苍烟。 |
| 瘦筇倦作登高去。 却怕黄花相尔汝。 岭头拭目望龙安,更在云烟遮断处。 思量落帽人风度。 休说当年功纪柱。 谢公直是爱东山,毕竟东山留不住。 |
| 汝知东山空,胸中无窖子。 说禅瞎人眼,书偈汙人纸。 不知禅家流,於空何所取。 脚要汝自行,死要汝自死。 道不假他成,佛岂离自己。 唯有老赵州,平生一则语。 既是其中人,东山与之举。 |
| 憎人虎豹守天关。 嗟蜀道、十分难。 说与沐猴冠。 这富贵、於人怎谩。 忘形尊俎,能言桃李,日日在东山。 不醉有馀欢。 唱好个、风流谢安。 |
| 秋入壶中玉宇鲜,芝兰桃李共熙然。 已饶瑞荚明朝满,先借清蟾一夜圆。 北阙紫泥应道路,东山红袖莫云烟。 如今且醉江湖酒,来岁城南尺五天。 |
| 风雨送迎地,别离多少人。 |
| 霞通海天曙,月来东山白。 共是凭栏人,谁足当秋色。 |
| 西方石为简,东山人可与。 不用量三江,聊以压四虎。 |
| 谁知望云眼,犯此没马尘。 故山招不归,定为猿鹤嗔。 煌煌帝王州,喜有东山人。 频来云雾斋,阅公碧璘珣恼四邻。 大胜不求直,乐我平生真。 |
| 我爱临封好,江流压水滨。 东山画屏展,北阜翠虬驯。 十里长松道,三春解佩人。 乘间狂太守,屐齿往来频。 |
| 月生东山口,宿鸟惊相呼。 我起立苍茫,怳在白玉壶。 饥鹘掠危巢,大鱼跃平湖。 作意赋新诗,佳夕不可孤。 |
| 过门跬步入香林,七叶遗阴地尚灵。 曾借东山康乐手,共翻北本湼槃经。 阑腰叶拥空台赤,石罅泉通远笕青。 云掩莲花峰下座,若人演义若人听。 |
| 不爱人赞,不怕人谤。 令是一条筋,见者难近傍。 要识渠侬端的,日在东山之上。 |
| 康乐东山迹已东,续衣传钵不无人。 往时绛阙清都上,几岁荒山野水滨。 红药高吟须小谢,白莲胜社得遗民。 不嫌不邑来车辙,同试龙园第一春。 |
| 江左风流人,安石颇巨擘。 丝竹不去耳,用逃忧患域。 陶琴不须弦,我辈所矜式。 设逢东山翁,兕觥与浮白。 |
| 渊明年十九,谢公破苻坚。 此时尚可为,未及出仕年。 太傅一丘志,永言负东山。 道子国宝辈,日趣晋祚迁。 参军与百里,黾勉一纪间。 典午竟已矣,于兹遂归田。 至今会心人,仰高醉中言。 |
| 连山鄣吾北,二室分西东。 东山几何高,不为太室容。 西山为我低,少室见诸峰。 临轩一长叹,隐见由所逢。 试问山中人,二室竟谁雄。 雄雌久已定,分别徐亦空。 可怜汝阳酒,味与上国同。 游心四山外,寄适杯酒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