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高卧西林月,孤间独见君。 杖藜探涧水,欹枕看山云。 鹿过河人见,猿啼只自闻。 篇章知几首,寄我莫辞勤。 |
| 三间老屋青山幽,清风洒洒寒飕飕。 脱巾坦腹卧其下,此身直与渊明俦。 老松飞翠落夏簟,六月不暑凉于秋。 人生百年一梦幻,世间万事空悠悠。 一声野鹤忽惊醒,山炉活火茶烟浮。 |
| 划草根须尽,传花叶未多。 明波撑窣堵,老石卧盘陀。 煨美甘分芋,蒸肥欠裹荷。 醒然下山去,明月满林阿。 |
| 读书想前人,往往得师友。 每爱钓渭滨,颇喜耕谷口。 夫岂与世违,甘心卧岩薮。 升沉自有时,此意君知不。 |
| 寒木高萝几曲溪,断碑零落卧荒祠。 澄潭想像云头涌,悬瀑依稀雨脚垂。 地轴漫烦龙虎战,天符那得元神私。 茫茫造物殊难晓,要是为霖自有时。 |
| 家如锦里先生甫,诗似钱塘处士逋。 若解山中安稳住,定胜软饱卧流苏。 |
| 谢安高卧向东山,白传分司雒水湾。 宾朋歌舞欢娱处,只在山光水色间。 |
| 高卧东山意豁如,端然笑咏只清虚。 晋朝负荷伊谁力,堪叹身亡国亦除。 |
| 步入禅关一径赊,摄衣登眺夕阳斜。 金谿碧落千条练,紫塔光涵五色霞。 月击扁舟渔火渡,风清古碣隐君家。 游人亦卧东山麓。 醉倚烟萝学种瓜。 |
| 一片襟怀海样宽,眉头肯为别离攒。 臂鹰惯识从君乐,汗马宁辞行路难。 角带边声关月冷,雁传乡信塞云寒。 归来未许东山卧,见说苍生望谢安。 |
| 少年有志东山卧,晚岁方图北海游。 铕口饥守甘半菽,拄胸气尚食全牛。 间唐元振今谁在,欲赵平原何处求。 赤日洪崖两相危,不妨诗句各风流。 |
| 囊锥脱颖久峥嵘,剑气干霄恨莫平。 江左方思见王导,儿曹谁敢吏渊明。 悲秋欲赋情难极,忧国忘言酒细倾。 高卧东山岁将晚,何如一起为苍生。 |
| 尘昏京洛走胡雏,高卧东山旧草庐。 莫向老妻夸不免,诸陵回首正关渠。 |
| 赫奕三公胄,高华百笏门。 义风倾里社,名德老丘园。 不起东山卧,空余北海尊。 已随飞剑逝,犹记刻舟痕。 |
| 君希谢太傅,筑室卧东山。 应携玉人去,为问何时还。 扁舟欲之东,霜落江潮悭。 难从京口渡,且转广陵湾。 与君合复离,悦若愁梦间。 婴疾再寒暑,医师怜我顽。 颓龄未遽尽,解组誓投闲。 幽岩有芳桂,晚岁约同攀。 |
| 一日如三秋,属君情所专。 晨风吹初春,绕屋鹊声乾。 得非造物意,怜我徒侣单。 放晴速君归,一笑不作难。 起携化龙生,消散枯体酸。 矫首东山云,行人为我言。 言君骑紫马,近在十里间。 溪边古松堤,柳波梅飞残。 疾走落巾履,欢迎许平字。 津津眉间黄,顾我一粲然。 颇云万貔虎,枕戈卧西关。 |
| 贤路绸缪早奋庸,搢绅元许黑头公。 岩霖暂卷浮云外,国栋来参散栎中。 仙禁巢阿思瑞鶠,野场收弋看冥鸿。 恐难便遂东山卧,忧乐须将一世同。 |
| 孤亭水云深,人境自幽绝。 七弦罢鸣弹,桐阴初上月。 偶酌尊中醪,高卧望云阙。 荷露清角巾,松飙濯毛发。 寥寥天籁寒,吟咏了未辍。 志偕南阜隐,兴藉东山发。 同心念离居,中夜思超忽。 |
| 束肚三条篾,恬然卧家林。 机深大仰寂,用捷长沙岑。 空壑溪鸣玉,疏筠月漏金。 东山师叔在,此道未浮沈。 |
| 阳金为魂阴为魄,百炼宁容垢腻蚀。 出匣风云凛凛寒,观者堵墙皆辟易。 发硎利刃思一试,佩刀匕首都弃置。 鲸鲵戮尽四海清,英豪始慰平生志。 长河乔岳暗风沙,高山大泽蟠龙蛇。 君家自有尚方赐,不须嫉世空吁嗟。 操舟渡江勿虞破,中流斩蛟平地过。 天下苍生奈若何,安石且起东山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