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发白念少年,万事风雨过。 倦游得来归,一切付懒惰。 独抱杞天忧,傍徨意无奈。 濠鱼定何乐,幕燕渠敢贺。 叹君阳春词,激我巴里和。 古来奇特事,信是英雄作。 东山有晚遇,西山有终饿。 拭目须早著鞭,乞与高人北窗卧。 |
| 直事披三省,重关闭七门。 广庭怜雪净,深屋喜炉温。 月幌花虚馥,风窗竹暗喧。 东山白云意,兹夕寄琴尊。 |
| 一怀天边两角云,岭头都见岭南春。 莫怀小鲁东山意,祗是早来平地人。 |
| 与君昔相逢,花开酒楼醉春风。 平生车马愿与共,何意事变分西东。 君卧东山里,我钓西江曲。 几回枫树梦中青,千里桂枝愁处绿。 飞燕翔鸿徒往来,音书不寄使人哀。 返照斜分远行路,浮云乱绕旧登台。 今朝复见兰陵道,细雨微烟湿芳草。 别离惆怅十年多,我少朱颜君已老。 握君手,与君吟,感君知己复知音。 我将归去重回首,云海苍茫情更深。 |
| 闻君东山意。 宿昔紫芝荣。 沧洲今何在。 华发旅边城。 还汉功既薄。 逐胡策未行。 徒嗟白日暮。 坐对黄云生。 桂枝芳欲晚。 薏苡谤谁明。 无为空自老。 含叹负生平。 |
| 谢公潜有东山意,已向朱门启洞门。 大隐犹疑恋朝市,不知名作罢归园。 |
| 儒家乃何事,驾言圣门归,万古江河流,三春卉木菲。 忍将少年意,负此白日晖。 拱把得封植,要看四士转。 东山公别墅,明湖照檐扉。 尘嚣澹一洗,六籍真可依。 城南拜新作,妙墨龙蛇飞。 著鞭继家声,临岐莫依违。 |
| 老来曾识渊明,梦中一见参差是。 觉来幽恨,停觞不御,欲歌还止。 白发西风,折要五斗,不应堪此。 问北窗高卧,东篱自醉,应别有、归来意。 须信此翁未死。 到如今、凛然生气。 吾侪心事,古今长在,高山流水。 富贵他年,直饶未免,也应无味。 甚东山何事,当时也道,为苍生起。 |
| 典午西兮金谷辈,渡而东兮蔼多士。 嘉内史兮屏浮华,淡物累兮颐天粹。 升冶城兮遐想,友东山兮雅志。 修禊事兮兰亭,觞曲水兮群英。 追雩风兮涵泳,渺万化兮均平。 纪清游兮感慨,剡形忘兮神诣。 蔚翔凤兮一杞,宝连城兮千祀。 太传起兮为苍生,扶晋鼎兮蹙苻秦。 内史归兮乐山水,师万石兮饬子孙。 出与处兮两贤,意易地兮皆然。 |
| 飚车飞上蓬莱,不须更跨琴高鲤。 砉然长啸,天风澒洞,云涛无际。 我欲乘桴,从兹浮海,约任公子。 办虹竿千丈,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。 谁榜佳名空翠。 紫阳仙、去骑箕尾。 银钩铁画,龙怒凤翥,留人间世。 更忆东山,哀筝一曲,洒沾襟泪。 到而今,幸有高亭遗爱,寓甘棠意。 |
| 名传蔡国冠儒林,二百年来庆泽深。 同德允为贤相法,醉经端向古人寻。 稍提阙里西河意,尽扫桑间濮上音。 行听雨蒙歌迅召,不应衮绣有遐心。 力辞大政勋方著,均佚琳宫道益深。 北阙嘉猷常简在,东山春色寄幽寻。 半言夙契三乘偈,一噫何妨万窃音。 贱子抠衣陪下士,天游六凿已无心。 |
| ...25 页1252a)解印归田里。 贤哉此丈夫。 少年曾任侠。 晚节更为儒。 遁迹(一作世)东山下。 因家沧海隅。 已闻能狎鸟。 余欲共乘桴。 成文学 (册4 卷125 页1252b)宝剑千金装。 登君白玉堂。 身为平原客。 家有邯郸娼。 使气公卿坐。 论心(一作交)游侠场。 中年不得意(一作志)。 谢病客游梁。 郑霍二山人(一作寄霍郑二山人)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