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好风佳月说龙川,人喜新来别乘贤。 才尽优为千里式,学今有用四书全。 黄门祠下挥吟笔,丞相岭头先着鞭。 莫但挽眉衔纸尾,忍教田里苦颠连。 |
| 征鞍欲上醉还留,南浦春生百草头。 丞相新裁别离曲,声声飞出旧梁州。 |
| 白麻新拜大丞相,黄纸首除南省郎。 欲使平刑安远俗,莫辞乘传历炎荒。 桂林地险通椎髻,阳朔峰奇削剑鋩。 自有王门旧勋业,且须稀作上书囊。 |
| 遇酒逢春触处春,白头相视若天伦。 须知丞相官仪重,不及琳宫自在人。 |
| 有伟今丞相,犹亏令君。 全材拔半刺,白发拥红裙。 何处分风月,无时上水云。 莫将车骑去,惊动白鸥群。 |
| 柱史今何适,西行咏陟冈。 也知人惜别,终美雁成行。 春雨桃花静,离尊竹叶香。 到时丞相阁,应喜棣华芳。 |
| 方拥使君节,驾言自东还。 又闻白丞相,怀绂出九关。 遂纵大船去,欲追讵能攀。 已喜所寄径,幽寻足溪山。 仍夸越西部,迥在云林间。 屋瓦遍高下,青苍更回环。 穿路竹枭枭,鸣沙水潺潺。 会有樽酒适,每需庭讼闲。 况席鼓琴旧,政行故非艰。 岁暮当趋召,驰归复玉班。 |
| 丞相事唐室,独驰三绝名。 家世在图史,诗书传后生。 郎位逮流泽,出令箴辈惊。 岁暮营燕坐,高居遗世情。 翠竹带书幌,青山临酒觥。 已使襟韵适,况闻吟诵声。 自可化乡里,岂唯门户荣。 果有过庭子,颍然材思精。 抱璞已三献,惊人当一鸣。 风义故常在,兹堂非偶成。 |
| 积火焚大槐,蓄油灾武库。 惊然丞相井,疑浣将军布。 自怜耳目隘,未测阴阳故。 郁攸火山烈,觱沸汤泉注。 岂惟渴兽骇,坐使痴儿怖。 安能长鱼鳖,仅可燅狐兔。 山中惟木客,户外时芒屦。 虽无倾城浴,幸免亡国污。 |
| 一闻春禽婆饼焦,竹林山木生萧条。 忆君将向洛门去,胡马无尘塞路遥。 将军本是汉丞相,玉帐坐辨牙旗枭。 白面书生有肝胆,少年曾过咸阳桥。 今虽老病由庐,巷为报缓制秦兵骄。 |
| 台阶好赤松,别业对青峰。 茆室承三顾,花源接九重。 虹旗萦秀木,凤辇拂疏筇。 径直千官拥,溪长万骑容。 水堂开禹膳,山阁献尧钟。 皇鉴清居远,天文睿奖浓。 岩泉他夕梦,渔钓往年逢。 共荣丞相府,偏降逸人封。 |
| 沔阳道中草离离,卧龙往矣空遗祠。 当时典午称猾贼,气丧不敢当王师。 定军山前寒食路,至今人祠丞相墓。 松风想像梁甫吟,尚忆幡然答三顾。 出师一表千载无,远比管乐盖有余。 世上俗锦宁办此,高台当日读何书? |
| 张侯便然腹如鼓,饥雷收声酒如雨。 读书不计有余处,尚著我辈千百许。 翻湖倒海不作难,将军百战富善贾。 弟子不必不如师,欲知其人视其主。 秋来待试丞相府,榖马砺兵吾甚武。 商周不敌闻其语,一战而霸在此举。 百年富贵要自取,人将公卿还尔汝,德如墨君谁敢侮。 |
| 当年构华居,权焰倾卫霍。 地力穷斧斤,天章焕丹雘。 花石拟平泉,川途致兹壑。 唯闻丞相嗔,肯后于下乐。 我来陵谷余,山意已萧索。 苍生堕颠崖,国破身孰托。 空悲上蔡犬,不返华表鹤。 丈夫保勋名,风采照麟阁。 胡为一声钲,聚铁铸此错。 回首耒草碑,荒烟掩余怍。 |
| 上人碧云房,苔地不盈丈。 古石六七株,修竹覆其上。 石兄既奇秀,竹君亦高尚。 岁晚永相依,屹不染尘坱。 方参香严师,曾识牛丞相。 解鞍时一息,吾其得閒放。 |
| 废囿孝王国,离宫天子都。 古今虽且异,文物未尝无。 族有栽槐美,名得得桂殊。 应闻汉丞相,待士倒樽壶。 |
| 岭下为迁客,人中得老成。 传经汉丞相,授讲鲁诸生。 五斗青衫色,三湘白发茎。 话言犹未尽,要作道州行。 |
| 君不见洛阳拜尘友,欲取金印击肘后。 又不见长安轻薄儿,谁道青云不可梯。 雨露翻覆岂无意,炙手新交旧交弃。 华轩丹毂照青春,列屋娥眉妒宠新。 若非大夫尝便客,亦是丞相拂须人。 车如鸡栖马如狗,疾恶今无朱伯厚。 甘向青陵老种瓜,肯效南山歌落豆。 直如弦,死道边。 杵臼论交世谁数,翟公勒门吁可怜。 |
| 小桥秀绝。 露湿芙蕖花上月。 月下人人。 花样精神月样清。 谁言见惯。 到了司空情不慢。 丞相瞋无。 若不瞋时醉倩扶。 |
| 清润丰姿玉不瑕,篇章典重见词华。 韬钤小试诸侯幕,事业共称丞相家。 蓬阁昼长宜笑咏,山阴春早已莺花。 凤池自是风流在,行见金门帽带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