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僮晓拂鞍,归上大茅端。 薄俸虽休入,明霞自足餐。 暗霜松粒赤,疏雨草堂寒。 又凿中峰石,重修醮月坛。 |
九衢车马尘,不染了空人。 暂舍中峰雪,应看内殿春。 斋心无外事,定力见前身。 圣主方崇教,深宜谒紫宸。 |
侵空撩乱色,独爱我中峰。 无事负轻策,闲行蹑幽踪。 众山摇落尽,寒翠更重重。 |
诸峰翠少中峰翠,五寺名高此寺名。 石路险盘岚霭滑,僧窗高倚泬寥明。 凌空殿阁由天设,遍地杉松是自生。 更有上方难上处,紫苔红藓绕峥嵘。 |
竹溪人请住,何日向中峰。 瓦舍山情少,斋身疾色浓。 夏高移坐次,菊浅露行踪。 来往湓城下,三年两度逢。 |
忽随南棹去衡阳,谁住江边树下房。 尘梦是非都觉了,野云心地更何妨。 渐临瀑布听猿思,却背岣嵝有雁行。 想到中峰上层寺,石窗秋霁见潇湘。 |
石路泉流两寺分,寻常钟磬隔山闻。 山僧半在中峰住,共占青峦与白云。 |
滩闹不妨语,跨溪仍置亭。 置亭嵽嵲头,开窗纳遥青。 遥青新画出,三十六扇屏。 褭褭立平地,棱棱浮高冥。 一日数开扉,仙闪目不停。 徒夸远方岫,曷若中峰灵。 拔意千馀丈,浩言永堪铭。 浩言无愧同,愧同忍丑醒。 致之未有力,力在君子听。 |
偶来中峰宿,闲坐见真境。 寂寂孤月心,亭亭圆泉影。 满山,花落始知静。 从他半夜愁猿惊,不废此心长杳冥。 |
路入松声远更奇,山光水色共参差。 中峰禅寂一僧在,坐对梁朝老桂枝。 |
石林高几许,金刹在中峰。 白日空山梵,清霜后夜钟。 竹窗回翠壁,苔径入寒松。 幸接无生法,疑心怯所从。 |
西山第三顶,茅宇依双松。 杳杳欲至天,云梯升几重。 莹魄澄玉虚,以求鸾鹤踪。 逶迤非天人,执节乘赤龙。 旁映白日光,缥缈轻霞容。 孤辉上烟雾,余影明心胸。 愿与黄麒麟,欲飞而莫从。 因寂清万象,轻云自中峰。 山暝学栖鸟,月来随暗蛬。 寻空静余响,袅袅云溪钟。 |
太白山前终日见,十旬假满拟秋寻。 中峰绝顶非无路,北阙除书阻入林。 朝谒此时闲野屐,宿斋何处止鸣砧。 省中石镫陪随步,唯赏烟霞不厌深。 |
寺入千岩石路长,孤吟一宿远公房。 卧听半夜杉坛雨,转觉中峰枕簟凉。 花界已无悲喜念,尘襟自足是非妨。 他年纵使重来此,息得心猿鬓已霜。 |
人幽想灵山,意惬怜远水。 习静务为适,所居还复尔。 汲流涨华池,开酌宴君子。 苔径试窥践,石屏可攀倚。 入门见中峰,携手如万里。 横琴了无事,垂钓应有以。 高馆何沉沉,飒然凉风起。 |
西岳镇皇京,中峰入太清。 玉銮重岭应,缇骑薄云迎。 霁日悬高掌,寒空类削成。 轩游会神处,汉幸望仙情。 旧庙青林古,新碑绿字生。 群臣原封岱,还驾勒鸿名。 |
中峰曾到处,题记没苍苔。 振锡传深谷,翻经想旧台。 危松临砌偃,惊鹿蓦溪来。 内殿御诗切,身回心未回。 |
真人上清室,乃在中峰前。 花雾生玉井,霓裳画列仙。 念兹宫故宇,多此地新泉。 松柏有清阴,薜萝亦自妍。 一闻步虚子,又话逍遥篇。 忽若在云汉,风中意泠然。 |
伫立增远意,中峰见孤云。 溶溶傍危石,片片宜夕曛。 渐向群木尽,残飞更氤氲。 |
松桧阴深一径微,中峰石室到人稀。 仙官不住青山在,故老相传白日飞。 华表问栽何岁木,片云留著去时衣。 今朝茂宰寻真处,暂驻双凫且莫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