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夜叶动飘飘,寒来话数宵。 卷经归鸟外,转雪过山椒。 旧长松杉大,难行水石遥。 元戎宗内学,应就白云招。 |
| 虞乡县西郭,改观揖中条。 第蓄终南小,交遥。 崦深应有寺,峰近恐通桥。 为语前村叟,他时寄采樵。 |
| 燕辞旅舍人空在,萤出疏篱菊正芳。 堪恨昔年联句地,念经僧扫过重阳。 |
| 迢递中条寺,秋寻忘险途。 屐踪临水月,锡影入云无。 像阁分秦树,经窗见舜都。 我曾题壁处,闲看想踟蹰。 |
| 荆山赴太华,百万如走驼。 嘴尾不相殊,前后翻海波。 既至拥而蹲,仰首争列罗。 太华势愈尊,引手欲下摩。 中条从北来,亦愿依巍峨。 岂知队伍弱,只类马与驘。 奔腾气力尽,群伏饮大河。 饮已只南望,岌然将奈何。 |
| 松顶留衣上玉霄,永传异迹在中条。 不知揖遍诸仙否,欲请还丹问昨宵。 |
| 徒为经异岳,不得访灵踪。 日尽行难尽,千重复万重。 云垂多作雨,雷动半和钟。 孤竹人藏处,无因认本峰。 |
| 柏梯杉影里,头白药山孙。 今古管不得,是非争肯论。 虎须悬瀑滴,禅衲带苔痕。 常恨龙钟也,无因接话言。 |
| 志为剑,慧为刀。 石娥劈玉见金鳌。 戏青莲,跃碧涛。 刀圭饮,胜香醪。 六三公子著绯袍。 系云腰。 万万遭。 |
| 崛起巨河边,奔腾欲上天。 远临沧海尽,高与太行连。 大块横为脊,它山立似拳。 土膏经舜耒,石险任秦鞭。 洞黑狂吹雨,峰青冷罩烟。 店荒坛道绝,寺古柏梯悬。 崦漏微茫雪,岩垂淅沥泉。 迸根通砥柱,斜径入闲田。 北笑恒藏宝,西轻华耸莲。 三门遥托迹,五老迥差肩。 落实樵夫拾,灵苗本草传。 柱空擎雁塔,倒影蓋渔船。 绘画终无手,... |
| 又忆西岩寺,秦原草白时。 山寻樵径上,人到雪房迟。 暮磬潭泉冻,荒林野烧移。 闻师新译偈,说拟对旌麾。 |
| 紫府丹成化鹤群,青松手植变龙文。 壶中别有仙家日,岭上犹多隐士云。 独坐遗芳成故事,褰帷旧貌似元君。 自怜筑室灵山下,徒望朝岚与夕曛。 |
| 中条隐士裂唐麻,角里先生就汉车。 一种寒酸真本色,羞将槁淡博繁华。 |
| 立马风陵望汉关,云峰高出白云间。 西来一曲昆仑水,划断中条太华山。 |
| 天设潼关金陡城,中条华岳拱西京。 何时帝劈苍龙峡,放与黄河一线行。 |
| 黄河衮衮抱潼关,苍翠中条接华山。 城郭丘垆人尽老,药炉依旧白云间。 |
| 欲辞苍翠入尘嚣,把酒看山思寂寥。 莫动移文苦相责,解梁闻说近中条。 |
| 中条何峨峨,映我缥碧瓦。 汾水望飞云,参旂眺绿野。 美哉山与河,河流疾于马。 |
| 中条山下黄礓石,垒作夷齐庙里神。 落叶满阶尘满座,不知浇酒为何人。 |
| 秋窗昨夜秋风起,百感心成一寸灰。 千里雁来书未至,五更虫语梦初回。 地连洛汭浮云断,山接荥阳夕照开。 何日黄河航一苇,中条山顶望青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