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忙忙业识老丰干,鼓舌摇唇总自瞒。 从踞虎头取虎尾,衲僧门下管窥斑。 |
| 人心既无,虎心亦无。 骑来骑去,是汝是吾。 松门杳杳,郎月轮孤。 |
| 净土不居居秽土,良马不骑骑猛虎。 回头转脑谩招呼,谁肯与伊为伴侣。 |
| 走松门,寻寒拾。 虎斑易见,人斑难识。 识不识,恶声恶迹成狼藉。 |
| 冷坐松阴指顾谁,说无义语放憨痴。 多方引得闾丘笑,彩好斑斑睡不知。 |
| 跨猛虎去来,与寒拾来去。 贼火不勘,自相讦露。 谓是弥陀,有何凭据。 |
| 执爨灰满头,扫地尘扑面。 岩下细思量,一场不著便。 |
| 来何处,去何之。 与二子,何所期。 虎视眈眈,阴飚凄凄。 |
| 加纱挂头何规矩,眼要看经不识字。 差般差样制风颠,硬作斑猫骑作虎。 道是弥陀,有何本据。 闾丘太守,似苏州子。 |
| 左手执卷,右手指示。 觌露不覆藏,几人知此意。 回首台山锁寒翠。 |
| 微风吹,岩松鸣。 听愈好,吟愈清。 浑崙一句子,文彩甚分明,笔下如何写得成。 |
| 万德不将来,猛兽自驯伏。 一啸出林,阴风拔木。 只知附掌放憨,不觉山青水绿。 |
| 双磵底,五峰前。 块石上,磨松烟。 多无一两字,少有三百篇,明明此意落谁边。 |
| 只解踞虎头,不解收虎尾。 你若讦露人,人也讦露你。 出没虎声中,卷舒牛迹上。 半是小儿嬉,半是大人相。 |
| 道兮无贫,德兮有邻。 五峰双磵,谁主谁宾。 相靠而睡也,象王回顾。 相呼而笑也,狮子嚬呻。 噫,不省这个意,修行徒苦辛。 |
| 善者未必善,恶者未必恶。 彼此不忘怀,如何睡得著。 恶者难为善,善者难为恶。 老虎既忘机,如何睡不著。 |
| 三人必有我师,臭肉元同一味。 把手聚头,苏卢悉里。 只因一等饶舌,两个隐身无地。 可惜当初国清寺裹,一队懞憧师僧,更没些子意智。 |
| 今有二异僧,一虎随之入城市,一曳布袋引群小儿,民间不鼎沸喧哄乎。 以人情观之,书本相传如此,既未亲见,不可信也。 惟寒山、拾得有道之士,实有其人,有其事,有其诗数十百篇。 如秦楼有美女,杂佩何珊珊。 鹦鹉花间养,琵琶月下禅。 长歌三月响,短舞万人看。 未必常如此,芙蓉不耐寒。 诗律精妙,尾句有开有阖。 朱文公深赏之,愚亦赏之,... |
| 五峰石,双涧松边。 是者伎俩,莫骂丰干。 |
| 寒中舞,拾得笑,丰干一曲无羌调。 啰啰哩,哩哩啰,近日秋林落叶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