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楼下千竿竹,深火炉前一盏灯。 此处与谁相伴宿,烧丹道士坐禅僧。 |
伤怀同客处,病眼却花朝。 草嫩侵沙短,冰轻著雨消。 风光知可爱,容发不相饶。 早晚丹丘去,飞书肯见招。 |
山林养得寸心丹,岂是清香不而寒? 今日春风好颜色,任他自作杏花看。 |
一室冷如冰,人疑在定僧。 手称丹灶火,纱护佛龛灯。 食减形虽槁,心虚气自凝。 平生坐忘论,字字欲铭膺。 |
丹成人已仙,遗灶亦已平。 尚余松根井,锵然环玦声。 我来试一啜,槁面还童婴。 祝君勿关钥,人人遣长生。 |
黄梨丹柿已催寒,一月西风积雨干。 绀滑秋天称行草,却凭秋雁作挥翰。 |
凉风苏病骨,摇落起诗情。 一病辄数日,几诗终此生? 招呼丹灶客,结束玉霄行。 预想溪桥路,三更待月明。 |
每勤蕨叶护筠笼,独自还丹表里戏。 留与越人共夏祭,莫教恶雨打成空。 |
上蔡人归古县封,蜀江依旧水流东。 末山云散庵犹在,敖岭丹成井已空。 |
带宽非复昔年腰,颊上余丹日日消。 切勿更为儿戏事,解猿放鹤各消摇。 |
古岸维舟夜,萧萧秋叶丹。 野烟连竹暗,江雨洒灯寒。 亦喜重阳健,谁知行路难。 吾亲应念我,更把菊花看。 |
群仙南游三神山,亲留冰丹祛暑袢。 蕊珠侍宕辄分似,我其诗之累百番。 |
经营犹记旧歌谣,来往丹人趁海潮。 风物眼前何所似,扬州二十四红桥。 |
绰约长眉海上仙,久餐云母学长年。 山中丹井今无恙,为吊南弃谢自然。 |
忽忆巴山夜,西窗风雨寒。 自怜清影独,谁识寸心丹。 草长花犹在,香销泪不干。 海棠贪睡去,惆怅五更残。 |
好花开遍玉栏杆,挈伴拖桡浅水滩。 但笑红霞映池面,不知娇面早先丹。 |
秋扇秋风不怕寒,喜攀明月傲霜团。 自知夺{左火右胥}无他过,造命何如活命丹。 |
燕丹余风被朔野,男女无别身益荣。 谁云乃祖驺虞化,却自鹊巢行露生。 |
来观古柏丹渊客。 丁已年五月二十三日题 |
晴空碧於水,那得片云飞。 映日成丹凰,随风变白衣。 去来皆绝迹,隐显两忘机。 天理谁能测,终然何所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