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乃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送赵都护赴安西》

    将相有更践,简心良独难。
    远图尝画地,超拜乃登坛。
    戎即昆山序,车同渤海单。
    义无中国费,情必远人安。
    他日文兼武,而今栗且宽。
    自然来月窟,何用刺楼兰。
    南至三冬晚,西驰万里寒。
    封侯自有处,征马去啴啴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战城南》

    去年战,桑干源,今年战,葱河道。
    洗兵条支海上波,放马天山雪中草。
    万里长征战,三军尽衰老。
   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,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。
    秦家筑城避胡处,汉家还有烽火燃。
    烽火燃不息,征战无已时。
    野战格斗死,败马号鸣向天悲。
    乌鸢啄人肠,衔飞上挂枯树枝。
    士卒涂草莽,将军空尔为。
    乃知兵者是凶器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寄职方刘郎中》

    相闻二十载,不得展平生。
    一夕南宫遇,聊用写中情。
    端服光朝次,群烈慕英声。
    归来坐粉闱,挥笔乃纵横。
    始陪文翰游,欢燕难久并。
    予因谬忝出,君为沉疾婴。
    别离寒暑过,荏苒春草生。
    故园兹日隔,新禽池上鸣。
    郡中永无事,归思徒自盈。
  • 4
    [唐]

    《读谢灵运诗》

    吾闻达士道,穷通顺冥数。
    通乃朝廷来,穷即江湖去。
    谢公才廓落,与世不相遇。
    壮志郁不用,须有所泄处。
    泄为山水诗,逸韵谐奇趣。
    大必笼天海,细不遗草树。
    岂惟玩景物,亦欲摅心素。
    往往即事中,未能忘兴谕。
    因知康乐作,不独在章句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》

    天道宁殊俗,慈仁乃戢兵。
    怀荒寄赤子,忍爱鞠苍生。
    月下琼娥去,星分宝婺行。
    关山马上曲,相送不胜情。
  • 6
    [唐]

    《和谒孔子庙(一作李百药诗)》

    性与虽天纵,主世乃无由。
    何言泰山毁,空惊逝水流。
    及门思往烈,入室想前修。
    寂寞荒阶暮,摧残古木秋。
    遗风暧如此,聊以慰蒸求。
  • 7
    [唐]

    《游春台诗》

    玉幢亘碧虚,此乃真人居。
    裴回仍未进,邪省犹难除。
    日落烟水黯,骊珠色岂昏。
    寒光射万里,霜缟遍千门。
    玉魄东方开,嫦娥逐影来。
    洗心兼涤目,恍若游春台。
    清波滔碧天,乌藏黯黮连。
    二仪不辨处,忽吐清光圆。
    乌沈海西岸,蟾吐天东头。
    凤凰三十六,碧天高太清。
    元君夫人蹋云语,冷风飒飒吹鹅笙。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,得藤字》

    幕府日多暇,田家岁复登。
    相知恨不早,乘兴乃无恒。
    穷巷在乔木,深斋垂古藤。
    边城唯有醉,此外更何能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种白蘘荷》

    血虫化为疠,夷俗多所神。
    衔猜每腊毒,谋富不为仁。
    蔬果自远至,杯酒盈肆陈。
    言甘中必苦,何用知其真。
    华洁事外饰,尤病中州人。
    钱刀恐贾害,饥至益逡巡。
    窜伏常战栗,怀故逾悲辛。
    庶氏有嘉草,攻禬事久泯。
    炎帝垂灵编,言此殊足珍。
    崎岖乃有得,托以全余身。
    纷敷碧树阴,眄睐心所亲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重云李观疾赠之》

    夭行失其度,阴气来干阳。
    重云闭白日,炎燠成寒凉。
    小人但咨怨,君子惟忧伤。
    饮食为减少,身体岂宁康。
    此志诚足贵,惧非职所当。
    藜羹尚如此,肉食安可尝。
    穷冬百草死,幽桂乃芬芳。
    且况天地间,大运自有常。
    劝君善饮食,鸾凤本高翔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过晋阳宫》

    缅想封唐处,实惟建国初。
    俯察伊晋野,仰观乃参虚。
    井邑龙斯跃,城池凤翔馀。
    林塘犹沛泽,台榭宛旧居。
    运革祚中否,时迁命兹符。
    顾循承丕构,怵惕多忧虞。
    尚恐威不逮,复虑化未孚。
    岂徒劳辙迹,所期训戎车。
    习俗问黎人,亲巡慰里闾。
    永言念成功,颂德临康衢。
    长怀经纶日,叹息履庭隅。
    艰难安可忘,欲去良踟蹰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同敬八、卢五泛河间清河》

    清川在城下,沿泛多所宜。
    同济惬数公,玩物欣良时。
    飘飖波上兴,燕婉舟中词。
    昔陟乃平原,今来忽涟漪。
    东流达沧海,西流延滹池。
    云树共晦明,井邑相逶迤。
    稍随归月帆,若与沙鸥期。
    渔父更留我,前潭水未滋。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襄阳行》

    ...
    尚如匣中剑,分形会同处。
    是君妇,识君情,怨君恨君为此行。
    下床一宿不可保,况乃万里襄阳城。
    襄阳传近大堤北,君到襄阳莫回惑。
    大堤诸女儿,怜钱不怜德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省试一一吹竽乾符二年》

    齐竽今历试,真伪不难知。
    欲使声声别,须令个个吹。
    后先无错杂,能否立参差。
    次第教单进,宫商乃异宜。
    凡音皆窜迹,至艺始呈奇。
    以此论文学,终凭一一窥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》

    汉王未息战,萧相乃营宫。
    壮丽一朝尽,威灵千载空。
    皇明怅前迹,置酒宴群公。
    寒轻彩仗外,春发幔城中。
    乐思回斜日,歌词继大风。
    今朝天子贵,不假叔孙通。
  • 16
    [唐]

    《早秋苦热,堆案相仍(时任华州司功)》

    七月六日苦炎热,对食暂餐还不能。
    每愁夜中自足蝎,况乃秋后转多蝇。
    束带发狂欲大叫,簿书何急来相仍。
    南望青松架短壑,安得赤脚蹋层冰。
  • 17
    [唐]

    《遣怀 自此后诗,在渭村作。》

    寓心身体中,寓性方寸内。
    此身是外物,何足苦忧爱。
    况有假饰者,华簪及高盖。
    此又疏于身,复在外物外。
    操之多惴栗,失之又悲悔。
    乃知名与器,得丧俱为害。
    颓然环堵客,萝蕙为巾带。
    自得此道来,身穷心甚泰。
  • 18
    [唐]

    《学仙二首》

    ...神仙,灵真下试心确然。
    千钧巨石一发悬,卧之石下十三年。
    存道忘身一试过,名奏玉皇乃升天。
    云气冉冉渐不见,留语弟子但精坚。
    石上凿井欲到水,惰心一起中路止。
   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,结茅深山读仙经。
   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,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。
    仙人变化为白鹿,二弟玩之兄诵读。
    读多七过可乞言,为子心精得神仙。
    可怜二弟仰天泣,...
  • 19
    [唐]

    《 赠卫八处士》

    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    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!
    少壮能几时?
    鬓发各已苍!
    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
    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
    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    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?
    问答乃未已,驱儿罗酒浆。
    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
    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
    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
    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飞龙引》

    ...烟亦不还,骑龙攀天造天关。
    造天关,闻天语,长云河车载玉女。
    载玉女,过紫皇,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,后天而老凋三光。
    下视瑶池见王母,蛾眉萧飒如秋霜。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