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夜深展书读,伊吾声比屋。 掩映杖头光,穿破西园竹。 |
| 婆娑七十翁,已矣将焉求。 麋鹿违本性,一朝出林丘。 故园在何许,驾言东南游。 人才盛吴会,讲贯多儒流。 内顾衰朽质,汙渠映清沟。 坐有歌骊驹,将贻识者羞。 溽暑困朱夏,偃息时归休。 南窗小容膝,卧对红葵榴。 年华不我待,青镜照白头。 只今已后死,巨海吹浮沤。 诸君幸少壮,朂学追前修。 |
| 汶溪新制小茅堂,也种山楸间水杨。 舍近鸡豚还共食,春来鱼鸟自相忘。 松阴客去书连屋,花底莺啼酒满床。 却忆东华联辔出,午门霜月漏声长。 |
| 兄弟穷经各一时,百年义塾尚留炊。 讲灯常照鹤窥坐,坛杏半红猿拣枝。 未奏边功明主惜,将成京秩故人悲。 挽君已老庆先尽,安得埋铭更后垂。 |
| 中兴天子旌义门,荣光犹足昌弟昆。 冢庭衮衮义子孙,下相郎君开义塾。 美意非徒淑姻族,乡里烝烝义风俗。 乃翁固喜儿读书,更喜它人与儿俱。 儿今不替翁之初,人人忠孝书绪余。 初唐元勋几卿相,游逮岂无他绛帐。 姓名半出多显扬,河汾便是卢溪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