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九里松阴路,青泉映白沙。 谁知三伏暑,小草有幽花。 |
| 九里松株不断青,松风上发下泉声。 耳边为爱闻天籁,故约游韁缓缓行。 |
| 松是山灵一手栽,尧天长就栋梁材。 龙髯怒起春风急,似怪游人喝道来。 |
| 联骑松边路,天将晓色分。 涧鸣泉溅石,山暗树栖云。 诗梦迎风醒,钟声想寺闻。 只嫌搅清思,乌鹊噪纷纷。 |
| 开元刺史擅清风,九日亲栽夹道松。 屋顶自生涛浪势,根头谁觅茯苓踪。 行春桥掩云千态,一字门封翠几重。 人讶金填吴说笔,不知此笔遇高宗。 |
| 风声不断天籁,钟韵初知日曛。 人语惊飞幽鸟,马蹄踏破轻云。 |
| 荷花湖上船,松影沙外渡。 松行又九里,凉藓引深步。 石桥枕溪斜,中有入山路。 意行忘屈曲,拄杖扣层户。 入门已欣然,但恐所见阻。 更须上高楼,霁影蒙薄雾。 急风层巅起,雾破山缺处。 青林一点明,炯炯白鸟度。 独坐不须禅,山水得妙悟。 |
| 解维凌皱玉,辍棹理孤筇。 游遍三天竺,行穷九里松。 泉声依石细,山色共秋浓。 佳处吾能识,幽岩倚秀峰。 |
| 道机已熟绝防闲,纵步来寻兴里山。 残雪点衣消酒醉,晚风吹鬓带诗还。 妙年羡子欢悰足,走宦愁予乐事悭。 安得相从尘纲外,快将如意碎青珊。 |
| 昔年曾访此林坰,今日重来倍有情。 道在山中人不会,竹风柏日总分明。 |
| 南高峰对北高峰,十里荷花九里松。 烟雨楼台僧占了,西湖风月属吾侬。 |
| 洞府烟霞锦绣丛,车如流水马如龙。 东风烂熳花时节,也有人行九里松。 |
| 三茆听彻五更钟,二竺穿穷九里松。 无复官楼沽酒美,但烦湖水照衰容。 |
| 古刹藏幽胜,山门九里松。 飞空花片片,落涧水淙淙。 叶积池边路,云生户外峰。 几因留我宿,吟天五更种。 |
| 流水当阶山对门,拟寻茅屋住荒村。 谁怜九里松间路,犹有人间市井喧。 |
| 伊昔西湖外,清阴九里松。 天低深雨露,风怒走蛟龙。 林霭通樵径,山云隔寺钟。 何时一行乐,重到北高峰。 |
| 南高峰,北高峰,一片湖光烟霭中。 春来愁杀侬。 郎意浓,妾意浓。 油壁车轻郎马骢,相逢九里松。 |
| 辞秦经越过,归寺海西峰。 石涧双流水,山门九里松。 曾闻清禁漏,却听赤城钟。 妙宇研磨讲,应齐智者踪。 |
| 桥通流水绿溶溶,殿阁穹然镇象龙。 半壁石桥通雪窦,一龛丽室占雷峰。 挂岩屋似六和塔,入路门如九里松。 遥想空庭明月夜,浮屠桂树影重重。 |
| 溪山虽异,云月是同。 透脱声色,任自西东。 十里西湖九里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