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根怜苍龙,芳粒长新穉。 眷言丘中人,苓珀共千岁。 晨瞻露华明,夕眺烟影翠。 扪躯发深感,矫首落孤泪。 思亭有名言,世守宜勿替。 | 
| 漏悄裁书罢。 绕廊行,偶然瞥见,壁间古画。 一派芦花江岸上,白雁濛濛欲下。 有立且、飞而鸣者。 万里重关归梦杳,拍寒汀、絮尽伤心话。 捱不了,凄凉夜。 城头戍鼓刚三打。 正四壁、人声都静,月华如泻。 再向丹青移烛认,水墨阴阴入化。 恍嘹唳、枕棱窗罅。 曾在孤舟逢此景,便书画相对心犹怕。 君莫向,高斋挂。 | 
| 蚤莺声转杂危弦,惊散书窗牛枕眠。 大法鼓声胡部曲,摩登伽戏野狐禅。 眼中颠倒迷情事,世上纵横使鬼钱。 烂煮瓠壶钟鼎食,山堂谁道独悠然。 | 
| 腊月八日梁宋俗,家家相传侑僧粥。 栗桃枣柿杂甘香,菱椇芝栭俱不录。 金仟吒言成道时,不认饕馋借称目。 谁谓毗耶清净身,何有尘埃更须浴。 今晨雪屋梳白头,南邻与馈如素求。 未须怊怅思往昔,坐变劲峭同春柔。 铺排短韵一作戏,为君姑续岁时记。 | 
| 不必探幽上郁冈,公斋吟啸亦何妨。 唯求薏苡供僧食,别著氍毹待客床。 春近带烟分短蕙,晓来冲雪撼疏篁。 余杭山酒犹封在,遥嘱高人未肯尝。 已上星津八月槎,文通犹自学丹砂。 仙经写得空三洞,隐士招来别九华。 静对真图呼绿齿,偶开神室问黄芽。 方诸更是怜才子,锡赉于君合有差。 名价皆酬百万余,尚怜方丈讲玄虚。 西都宾问曾成赋,东海... | 
| 长夏暑候浊,云火高巑岏。 岂徒肌骨烦,木卷川流乾。 新居得南斋,楹槛稍虚宽。 森罗对草树,晓暮清阴寒,汛扫布几簟,气体粗可安。 图书虽非多,迹足备览观。 圣贤述事业,细大无不完。 高出万古表,远穷四海端。 於中苟得趣,自可忘寝餐。 况今有道世,谷禄正可干。 朂哉二三子,及时张羽翰。 力学致显位,拖玉簪华冠。 毋为于博弈,趣取... | 
| 尖头奴有五兄弟,十八公生四客卿。 过我书斋无一事,似应终日待陶泓。 | 
| 自笑儒生著战袍,书斋壁上挂弓刀。 如今便是征人妇,好织回文寄窦滔。 | 
| 睡起书斋寂,疏帘独上钩。 雨馀鸦噪晚,天阔雁横秋。 物色供吟赋,功名叹滞留。 兵戈今未息,回首不堪愁。 | 
| 却忆书斋值晚晴,挽枝闲啸激蝉清。 影沈巴峡夜岩色,踪绝石塘寒濑声。 | 
| 草苫书斋石垒塘,栏杆委曲娆溪傍。 方床石枕眠清画,荷叶荷花互送香。 | 
| 数月书斋懒出门,眼看世事但纷纷。 长安岂是无相识,除却西湖但忆君。 | 
| 旧岁只五日,晚梅能机枝。 婆娑一尊酒,陶冶数篇诗。 窗静游蜂寂,檐深立雀窥。 书斋寂寞里,藉尔对支颐。 | 
| 竹风吹动草根尘,熠熠高底自照身。 每夜囊盛光到晓,书斋送舆少灯人。 | 
| 活泉细引忽盈沟,自绕书斋堦堦流。 添得眼前无限思,石桥竹坞共清幽。 | 
| 闭门秋雨湿墙莎,俗客来稀野思多。 已扫书斋安药灶,山人作意早经过。 | 
| 振衣书斋客,逍遥池上步。 林隈薄雾起,石隙幽泉度。 鸥迷夕树返,鱼触秋荷去。 清声水上来,欲去更延伫。 | 
| 湖海难鬓易丝,平生壮志与心违。 一千晨外家何在,三十年前事已非。 狐正首丘应待尽,鹤思华表尚忘归。 书斋兀坐怀今昔,泪落西风湿客衣。 | 
| 闷坐书斋学诉春,漫思黄鸟转伤神。 惟知弄舌娇和巧,不管行人喜与嗔。 侵晓爱趋红树暖,移时又向绿杨新。 始知春燕情何厚,日日相依旧主人。 | 
| 半月书斋淹病身,又随流水下西津。 重来此地无相识,只有钟山是故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