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贤堂废西湖上,文庙重营气宇新。 若得雪江相配享,方知创立是何人。 |
| 曾依岳麓听鸣泉,亦泛朱陵石鼓船。 所欠平生惟白鹿,暮年来此岂非天。 |
| 天上真龙去不回,世间凡马谩争驰。 少年气习今犹在,袖手时来省断碑。 |
| 雪屋弹琴泛作声,寂无人语纸窗明。 倦游识破诸缘妄,心与梅花一处清。 |
| 群峰九叠势来雄,直作吾儒五亩宫。 隔断市计才一水,读书如坐万山中。 |
| 涧水侵断桥,车马不得通。 飞岚积庭礎,秋藓垂紫茸。 窗纸烂溪雨,帘衣拆林风。 主人殊未归,使我烟景空。 |
| 白云深处旧生涯,东指名都百里赊。 万卷诗书惟曲槛,四方宾客到儒家。 峰峦卓立多奇石,草木丛芳半异花。 胜概无由一寻访,只凭幽梦绕烟霞。 |
| 古艾地多胜,修宁景最幽。 溪声常到枕,山色正含秋。 树密苔封径,庭虚月满楼。 清辉光累世,高义籍名流。 |
| 蓄水滋兰畹,开窗近竹林。 败糊黄虮閧,断简老虫侵。 酒尚欺人病,诗能对客吟。 晨昏一饮足,此外不关心。 |
| 卓尔西山百里强,累年家有桂枝香。 万株松竹封三径,数世儿孙食一堂。 客舍远连虚席密,县衙斜引阙门长。 就中好是华林墅,别种梧桐养凤凰。 |
| 鹅湖鹿洞两优游,吾道南来谁与俦。 鄮地传心化已洽,堇山遗教泽长留。 空阶向日春风度,栋宇凌云化雨周。 声誉已垂百世后,长江虹水不空流。 |
| 筑室东臯野水滨,室中生白坐生春。 了知空洞元无物,须信清明自有神。 幽径草花聊适趣,閒窗笔砚不留尘。 酒经丹诀非吾事,万卷书藏一老身。 |
| 大隐东南第几峰,我思论学武夷翁。 春秋时义今如昨,文献风流已不同。 阳欲复时宜静俟,道当穷处有时通。 先生若有观梅约,好把篇诗和渚宫。 |
| 衔命龙荒万里余,归寻水竹与同居。 早从洙泗传心学,晚辟包山教子书。 细草幽花香笔砚,清风明月满庭除。 一生宇宙皆春意,此乐颜鲁亦自如。 |
| 能为孝义复为文,惟有君家事渐新。 旌表已迎金殿敕,子孙常宴杏园春。 亲情广阔追随大,鼓笛喧胜嫁娶频。 更置书堂书万卷,不辞延待四方人。 |
| 元秀峰前累世居,圣朝旌表振门闾。 四方来客多登弟,一邑为儒喜读书。 诗阁夜闻吟木狖,水亭晴见戏荷鱼。 石娇华表溪山里,晚景寒烟尽不如。 |
| 不到兹山又十秋,欲题名字记重游。 转头前日梦相似,拭目诸公墨尚留。 俗里尘埃随酒却,淡中生活为诗愁。 晚来得趣无人解,一鸟不鸣山更幽。 |
| 世居江表卧烟霞,致政官资美莫加。 圣代旌门崇孝义,御书堆阁绝生涯。 衣冠济济皆稽古,儿侄熙熙尽克家。 我忝转输巡按暇,因留诗句记荣华。 |
| 万经团阴町疃场,倚凉弦诵玉琅琅。 溪山涵毓中和气,草木薰蒸正大香。 陋巷颜渊何所乐,舞雩曾点若为狂。 懦夫百世闻风起,此去濂溪更有庄。 |
| 堂上瞻三像,衣冠各俨然。 两朝贤太守,一代老诗仙。 棠影春风里,梅花夜月边。 西湖新学校,千载后同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