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瑶编每读愤填膺,始末权奸托罢兵。 初渡已诛双烈士,小吏更坏一长城。 齧毡大老投荒死,借剑孤忠窜岛生。 长与东南羞汗简,更堪西北望神京。 |
| 魏公孤忠如孔明,赤手能支天柱倾。 苏公高节如子陵,寸胶解使黄河清。 等是世间少不得,问津耦耕各其适。 后人未可轻雌黄,两翁之心秋月白。 |
| 义宁欲末隋鼎迁,解符西激心悠然。 沉舟甘作夷齐鬼,不与宇文同戴天。 |
| 画省深沉天上居,道貌日与尘客疏。 天公恐我太寂寞,更遗两仙同校书。 名臣已去骑箕尾,尚有规模在新史。 浩然初若泛沧溟,目眩形劳安得止。 兴亡治乱略可知,两公少壮方施为。 齐房比邻数相说,听公清谈胜饮酒。 |
| 古丰怪事未前闻,谁遣盗起纷如云。 民无掩骭盗乘马,民无寸铁盗铸冶。 英英别乘紫髯风,万甲兵藏学古胸。 前年借才从伯府,今年驾车就熟路。 直指贼巢冞入阻,谈笑双收卞庄虎。 十年养痈破一朝,溪山深处复渔樵。 由来禁暴非智力,廉为先声义为的。 苍生何进苏息在,安得邦伯皆结辈。 |
| 突兀浮图插翠微,吴王事迹总成非。 寺僧未晚山门闭,不放闲云一片飞。 |
| 耿耿银河秋夜长,起来无寐思量。 思量了后迷还闷,烦恼到头徒。 计较,梦中说梦转寻常。 回头万事迹,空语言争知长。 |
| 废垒荒祠古,空庭独树寒。 精诚褰画帐,事迹问黄冠。 晦昧尘笼墨,淋漓雨壁丹。 冷风满帘隙,仙双中盘桓。 |
| 山前事迹古来多,风雨尘埃竟若何。 惟有白衣秦处士,数篇佳句不曾磨。 |
| 凌云峻岭隔凡尘,岭外湖天别是春。 一千丈岩人已往,五百年事迹徒阵。 自传道貌今无垢,不脱禅衣句尚新。 信是飞仙游戏处,何须云外望三神。 |
| 南齐事迹已销沉,曾立苔碑记古今。 一老出泉犹抚掌,此僧演法欲传心。 树头龙过家家雨,池面鱼游尾尾金。 行客不须閒照影,要知泽物溥春霖。 |
| 吏舍跼终年,出郊旷清曙。 杨柳散和风,青山澹吾虑。 依丛适自憩,缘涧还复去。 微雨霭芳原,春鸠鸣何处。 乐幽心屡止,遵事迹犹遽。 终罢斯结庐,慕陶直可庶。 |
| 一树桃花发,桃花即是君。 空祠临野水,何处觅行云。 事迹樵人说,炉香过客焚。 雨添碑上藓,难读古时文。 |
| 如垄生木。 木有异心。 如林鸣鸟。 鸟有殊音。 如江游鱼。 鱼有浮沉。 岩岩山高。 湛湛水深。 事迹易见。 理相难寻。 |
| 杯渡当过白鹭滩,石城春气尚微寒。 公台谒罢如乘兴,试访南朝事迹看。 |
| 园林二月春才半,朝日曈曨天气暖。 东风放尽柳梢青,已有黄鹂娇睍睆。 波翻嫩麦绿连坡,露入夭桃红满眼。 筍舆乘兴入招提,苾蒭留我炊香饭。 山泉煮茗味更长,又得禅林半朝款。 突兀丰碑三百年,古人事迹今苔藓。 临风抖擞簿书尘,倚杖须臾归已晚。 耕夫夹道看长官,百钱赠汝聊旌劝。 |
| 泗水入淮处,南边古岸存。 秦时有漂母,于此饭王孙。 王孙初未遇,寄食何足论。 后为楚王来,黄金答母恩。 事迹遗在此,空伤千载魂。 茫茫水中渚,上有一孤墩。 遥望不可到,苍苍烟树昏。 几年崩冢色,每日落潮痕。 古地多堙圮,时哉不敢言。 向夕泪沾裳,只宿芦洲村。 |
| 草堂何处试徘徊,见说遗踪向此开。 蟾桂自归三径后,鹤书曾降九天来。 白云事迹依前在,青琐光阴竟不回。 尽夕为君思曩日,野泉呜咽路莓苔。 |
| 寒食光辉薄,古原多夕阴。 行经平陵道,感慨一何深。 将军昔封此,汉史传至今。 山川宛如旧,事迹嗟已沉。 聚落有人烟,故国无乔林。 尚想英雄气,千古犹森森。 边尘久未定,干戈日相寻。 兴怀几内恸,何必鼓鼙音。 |
| ...,洒面若微霜。 足以送老姿,聊待偃盖张。 我生无根带,配尔亦茫茫。 有情且赋诗,事迹可两忘。 勿矜千载后,惨澹蟠穹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