霞衣欲举醉陶陶,不觉全家住绛霄。 拔宅只知鸡犬在,上天谁信路岐遥。 三清辽廓抛尘梦,八景云烟事早朝。 为有故林苍柏健,露华凉叶锁金飙。 |
袖中勋业拂云烟,笔底文章响涧泉。 已是贵为天下宰,不妨长作地行仙。 蚁浮玉友秋初熟,鹊报银河月正圆。 满引寿觞今夜看,相星重入太微垣。 |
山色湖光相接连,千章古木老云烟。 晚来曲港回舟处,如在孤山柳屿边。 |
碧玉喙长丹顶圆,亭亭危立风松间。 啄萍吞鳞意已阑,举头咫尺轻重天。 黑翎白本排云烟,离群脱侣孤如仙。 披霜唳月惊婵娟,逍遥忘却还青田。 鸢寒鸦晚空相喧,时时侧耳清泠泉。 |
奇峰枕高岸,回合藏云烟。 直上数百仞,倒影浮清涟。 民传舜南狩,向此鸣朱弦。 至今万籁寂,雅韵犹泠然。 |
瘴江南去入云烟,望尽黄茆是海边。 山腹雨晴添象迹,潭心日暖长蛟涎。 射工巧伺游人影,飓母偏惊旅客船。 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。 |
神仙多古貌,双耳下垂肩。 嵩岳逢汉武,疑是九疑仙。 我来采菖蒲,服食可延年。 言终忽不见,灭影入云烟。 喻帝竟莫悟,终归茂陵田。 |
客里亲朋别,诗成僧黯然。 春风动花柳,归路绕云烟。 共绝过门盗,俱无使鬼钱。 生涯知底许,消息幸频传。 |
我从平地来,忽寄百尺巅。 眼力与脚力,初不减少年。 渐高山愈出,杳杳浮云烟。 举手扪参旗,日月磨螘旋。 天风忽吹衣,便欲从此僊。 且复下梯去,著书未终篇。 |
乱峰攒剑护清幽,万壑云烟暮不收。 欲就诗坛借旗鼓,为君争取一桥秋。 |
杖屦从风入帝关,坐令爽气满西山。 身随清跸云烟上,心在华阳晻霭间。 |
别离何从生,乃生欢爱间。 一登君子堂,笑语十日连。 薄暮跃马去,飘忽如云烟。 毋言欢戚殊,世事举皆然。 |
九锁山中多隐仙,洞门终古掩云烟。 茶生东坞偏迎日,松老西岩不记年。 翠箬久藏千岁药,碧池深纳半山泉。 苍崖纵使秦驱得,未信能移一柱天。 |
游宦初聊尔,归来亦畅然。 低回簿领缚,惭愧斗升牵。 元亮八十日,哥奴十九年。 人生重名节,富贵疾云烟。 |
漠漠澹云烟,秋归泽国天。 风高还促燕,雨细未妨蝉。 静引荒城望,凉惊旅枕眠。 更堪憔悴里,欲泛洞庭船。 |
乡里衣冠不乏贤,杜陵韦曲未央前。 尔家最近魁三象,时论同归尺五天。 北走关山开雨雪,南游花柳塞云烟。 洞庭春色悲公子,鰕菜忘归范蠡船。 |
层台高几许,此即会稽图。 一目空秦望,千峰压镜湖。 云烟分境界,城郭限廉隅。 他日传佳话,兰亭与此俱。 |
重入都门又许时,旧巢新燕欲何之。 清风忽送苕溪便,满纸云烟七字诗。 |
咫尺移文唤即应,此亭便可配韩亭。 溪流横过一湾碧,山色平分两岸青。 落日钟声鸣远树,半空塔影倒寒汀。 云烟满目皆亲种,留与邦人作画屏。 |
去宰龙门县,应思变化年。 还将鲁儒政,又与晋人传。 峭壁开中古,长河落半天。 几乡因劝勉,耕稼满云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