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舆乘八景,龟箓向三仙。 日月移平地,云霞缀小天。 金童擎紫药,玉女献青莲。 花洞留宸赏,还旗绕夕烟。 |
洞庭有奇士,楼室栖云霞。 窗榻类画舫,山水清且嘉。 |
疏野还如旧,何曾称在城。 水边无伴立,天际有山横。 落日云霞赤,高窗笔砚明。 鲍昭多所得,时忆寄汤生。 |
雾露云霞体上衣,何必缘尘百衲披。 大庾岭头拈不起,卢公冷笑秀公痴。 |
空岩槁木形,入定掩松扃。 鹊供术来果,猿看诵罢经。 云霞埋衲重,苔藓上鞋青。 只有樵人识,曾因采茯苓。 |
僧貌净无点,僧衣宁缀华。 寻常昼日行,不使身影斜。 饭术煮松柏,坐山敷云霞。 欲知禅隐高,缉薜为袈裟。 |
太行山上云深处,谁向云中筑女墙? 短绠讵能垂玉甃,缭垣何用学金汤。 劚开岚翠为高垒,截断云霞作巨防。 守吏不教飞鸟过,赤眉何路到吾乡。 |
龙虎台高秋意多,翠华来日似鸾坡。 天将山海为城堑,人倚云霞作绮罗。 周穆故惭《黄竹赋》,汉高空奏《大风歌》。 西京巡省非行幸,要使苍生乐至和。 |
便向中流出太阳,兼疑大岸逼浮桑。 门前白道通丹阙,浪里青山占几乡。 帆势落斜依浦溆,钟声断续在沧茫。 古今悉不知天意,偏把云霞媚一方。 |
玉琢孤峰厌富沙,人行峰顶步云霞。 溪流缓去几回曲,树色幽分无数家。 翠拂寒烟平似水,红飘霜叶远如花。 明朝重向城中望,对此孤峰应不差。 |
携觞邀客绕朱阑,肠断残春送牡丹。 风雨数来留不得,离披将谢忍重看。 氛氲兰麝香初减,零落云霞色渐干。 借问少年能几许,不许推酒厌杯盘。 |
拂石登古坛,旷怀聊共醉。 云霞伴酣乐,忽在千峰外。 坐久还自醒,日落松声起。 |
新加大邑绶仍黄,近与单车去洛阳。 顾眄一过丞相府,风流三接令公香。 南川粳稻花侵县,西岭云霞色满堂。 共道进贤蒙上赏,看君几岁作台郎。 |
菊浦桃源瞰九城,鸾歌凤啸忽将迎。 千岩杂树云霞色,百道流泉风雨声。 上客由来轩盖重,幽人自觉薜萝轻。 疑是昔年栖息地,山中日暮有馀情。 |
峨峨神岳吐灵襟,弱冠飞英翰墨林。 楚国未登和氏璧,晋人惟重孔家金。 文高千丈云霞彩,赋敌三都鼓吹音。 圣代已招岩穴士,传生他日定为霖。 |
此药神功别有华。 专医遍体顽麻。 下事是三家。 不拘漫酒,选甚盐茶。 服了便令筋骨换,亦教结就丹砂。 顿觉神清气爽。 最嘉最嘉。 步步云霞 |
绮陌彤彤花照尘,王门侯邸尽朱轮。 城南旧有山村路,欲向云霞觅主人。 |
浩气流行,绵绵拥簇真禅定。 颐神兴。 杳冥难醒。 凝结玄黄孕。 造化圆空,剔透灵台莹。 能常应。 木童形胜。 稳步云霞径。 |
松月冷飕飕,片片云霞起。 匼匝[1]几重山,纵目千万里。 溪潭水澄澄,彻底镜相似。 可贵灵台物,七宝[2]莫能比。 |
漠漠层霄外,寥寥太乙居。 苍龙翊飞盖,白鹿挽行车。 翡翠瑶台树,云霞玉洞书。 何因蹑天路,探讨极玄虚。 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