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笙歌无处不繁华,春在莺莺燕燕家。 谁看少年骑马过,娇红微露隔帘花。 |
| 姜师度一心看地,傅孝忠两眼相天。 |
| 一自题名后,思归何日归。 虽然着宫锦,不及无斑衣。 故里桑榆晚,他乡雨雪霏。 庭前停玉轸,目送雁南归。 |
| 守岁多然烛,通宵莫掩扉。 客愁当暗满,春色向明归。 玉斗巡初匝,银河落渐微。 开正献岁酒,千里间庭闱。 |
| 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 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 |
| 林邑山连瘴海秋,牂牁水向郡前流。 劳君远问龙城地,正北三千到锦州。 |
| 今年游寓独游秦,愁思看春不当春。 上林苑里花徒发,细柳营前叶漫新。 公子南桥应尽兴,将军西第几留宾。 寄语洛城风日道,明年春色倍还人。 |
| 长云迷一雁,渐远向南声。 已带千霜鬓,初为万里行。 繁虫满夜草,连雨暗秋城。 前路诸侯贵,何人重客卿。 |
| 霜重梧桐叶渐飞,浅黄欺绿上荷衣。 鲈肥江上秋将晚,酒熟山中客未归。 乡梦夜长鸡唱早,故人书远雁来稀。 黄花两负东篱约,空对西风赋《式微》。 |
| 君山南面浪连天,一客愁心两处悬。 身逐片帆归楚泽,魂随流水向秦川。 月回浦北千寻雪,树出湖东几点烟。 更欲登楼向西望,北风催上洞庭船。 |
| 紫禁寒多未见花,万年枝上散啼鸦。 楼衔内制螭头出,殿转宫车雉尾斜。 宝鼎昼薰香篆合,画屏春簇漏声赊。 笙歌犹自迎王母,青鸟蟠桃共岁华。 |
| 略说南方试静听,侏亻离风俗尽堪惊。 花间蛩语春风暖,树上蛙鸣夜雨晴。 孤岭忽从天外出,瘴云时向水边生。 妖姬妆罢迎人笑,古帽长衫画不成。 |
| 退闲何事不忘机,况限溪云静掩扉。 马颊浪高鱼去少,鸡鸣关险雁来稀。 无才敢更期连茹,有意兼思学采薇。 珍重故人知我者,九霄休复寄音徽。 |
| 京中曹局无多事,寒食贫儿要在家。 遮莫杏园胜别处,亦须归看傍村花。 |
| 京中开讲已多时,曾作坛头证戒师。 归到双溪桥北寺,乡僧争就学威仪。 |
| 谪宦滁上欲何为,唯把高闲度岁时。 费尽俸钱因合药,忙於公事是吟诗。 京中吏去慵传信,江外僧来与撰碑。 更待吾家婚嫁了,解龟休致未全迟。 |
| 春鸿社燕巧相违,白鹤峰头白板扉。 石建方欣洗牏厕,姜庞不解叹蠨蝛。 一龛京中嗟春梦,万炬钱塘忆夜归。 合浦卖珠无复有,当年笑我泣牛衣。 |
| 传自鸿荒判古初,羲农黄帝立规模。 无为少昊更颛帝,相授高辛唐及虞。 位禅夏商周列国,权归秦汉楚相诛。 两京中乱生王莽,三国争雄魏蜀吴。 西晋洛阳终四世,再兴建邺复其都。 宋齐梁魏分南北,陈灭周亡隋易孤。 唐世末年称五代,宋承周禅握乾符。 子孙神圣膺天命,万载升平复版图。 |
| 春秋楚国西偏境,陆羽茶经第一州。 紫箨青林长蔽日,绿丛红橘最宜秋。 道涂处险人多负,邑屋临江俗善泅。 腊市渔盐朝暂合,淫祠箫鼓岁无休。 风鸣烧入空城响,雨恶江崩断岸流。 月出行歌闻调笑,花开啼鸟乱钩輈。 黄牛峡口经新岁,白玉京中梦旧游。 曾是洛阳花下客,欲夸风物向君羞。 |
| ...随入途,金兰同有永。 何知好事徒,纷纷自燕郢。 古人亦有言,闻过乃为幸。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