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丑虽有足,甲不全身。 见君无口,知伊少人。 |
| 内史用尧意,理京宣惠慈。 气和祥则降,孰谓天难知。 济旱露为兆,有如埙应篪。 岂无夭桃树,洒此甘棠枝。 玉色与人净,珠光临笔垂。 协风与之俱,物性皆熙熙。 何必凤池上,方看作霖时。 |
| 独好中林隐,先期上月春。 闲花傍户落,喧鸟逼檐驯。 寂寞东坡叟,传呼北里人。 在山琴易调,开瓮酒归醇。 伫望应三接,弥留忽几旬。 不疑丹火变,空负绿条新。 斗蚁闻常日,歌龙值此辰。 其如众君子,嘉会阻清尘。 |
| 生不怕京兆尹(左),死不畏阎罗王(右)。 |
| 乘驴迢递走红尘,十二街中草色春。 不是眼空京兆尹,敲推原已入诗神。 |
| 物产原希世,风流更折冲。 决疑京兆尹,富国大司农。 远业终三事,仁声达九宗。 方祈酌周斗,何意辍秦舂。 |
| 黄门诏下促收捕,京兆尹系御史府。 出门无复部曲随,亲戚相逢不容语。 辞成谪尉南海州,受命不得须臾留。 身着青衫骑恶马,中门之外无送者。 邮夫防吏急喧驱,往往惊堕马蹄下。 长安里中荒大宅,朱门已除十二戟。 高堂舞榭锁管弦,美人遥望西南天。 |
| 周郎颀然市中隐,精神卓荦秋天隼。 忽来过我论五行,袖出诗卷如束笋。 人生一息不自保,况我耄期真待尽。 君今盛为谈未来,我亦听之俱可冁。 虽然此心犹未泯,何至死去同蠢蠢。 地下不作修文郎,天上亦为京兆尹。 |
| 运偶千龄旦,家传万石风。 五朝京兆尹,三世大司空。 致主唐虞上,论经伏郑中。 生钟维岳瑞,葬复近神崧。 |
| 瘦马风埃里,萧疏分亦安。 閒趋京兆尹,冷甚广文官。 锦绣颁诗句,松筠映岁寒。 天边师坐阔,南望只长叹。 |
| ...。 淮南归来两鬓雪,闭门自不羞甑尘。 无衣可换江头醉,有谁肯载樽中醇。 愧惭救渴京兆尹,空缸尚可供十巡。 放言与子一倾倒,非子畏人嫌我真。 府中贵人玉比德,堂下和气天回春。 醉人多忤贵人恕,来呼莫惮冲泥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