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孤愤全凭尺素书,一官牢落竟何如。 兵威似火难言熄,世事犹棋祗报输。 鱼弃青蒲归浅渚,鸟忘白粒堕枯株。 札人纵有忧天志,忍见鸱夷赐子胥。 |
| 仲舒区中贤,谈治苦吃吃。 但知羡川鱼,不虑网罟密。 仁哉东坡公,游戏亦此术。 究其广大心,意钓真玩物。 我欲窃其语,作庐以自逸。 东西南北人,有志特未必。 相会有溪竹,竹下亭可立。 亭成乞以名,四海一明月。 |
| 潮涨复朝退,盈缩痕常存。 渡口孤舟横,济川应有人。 |
| 先将补衮线,绾作钓鳌丝。 投向苍江月,经纶小试之。 |
| 魁孽奸时论,词臣格诏除。 承明俄罢直,光范肯驰书。 东土淹灵运,南州哭仲舒。 平季丞弼望,只此閟高墟。 |
| 晨昏礼法供,击鼓齐七众。 堪笑木兰僧,饭了空声送。 |
| 秋山草木落,樵夫日相寻。 幽歌出容谷,金石有馀音。 |
| 河桥数株柳,偏受东风多。 柔条慎扔折,生意全天和。 |
| 春秋思报本,忠孝原有祠。 仪物修孔时,击鼓吹豳诗。 |
| 春雨鸣布谷,士膏三月足。 举趾事兴耕,竟亩水云绿。 |
| 文古唐元结,经明汉仲舒。 三朝八座贵,千载九丘书。 早接游从末,常闻议论余。 死生今永诀,追恨寄声疏。 |
| 仲舒老一经,策世非所长。 瓦鼎荐蔬食,但取充饥肠。 伟哉贾生书,开阖有耿光。 既珍亦可饱,举俗不见尝。 |
| 夜深展书读,伊吾声比屋。 掩映杖头光,穿破西园竹。 |
| 吾爱董仲舒,穷经守幽独。 所居虽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 邪说远去耳,圣言饱充腹。 发策登汉庭,百家始消伏。 |
| 琐闼往年司制诰,共嘉藻思类相如。 蓬山今日诠墳史,还仰多闻过仲舒。 报政列城归觐后,疏恩高阁拜官初。 诸生济济弥瞻望,铅椠谘询辨鲁鱼。 |
| 胸中浑浑乏新奇,虚辱熊罴百万师。 较艺昔尝穷五技,还书今复堕三痴。 退飞颇愧一为甚,尽锐那知再愈衰。 自计抛书无复用,缄题重寄仲舒帏。 |
| 祖宗举贤良,充赋多名儒。 执事恶言者,此科为之无。 虽有仲舒错,或横江潭鱼。 果欲鸣凤至,还当种椅梧。 |
| 念公事业未能归,莫厌京尘化客衣。 游子固闻怀楚玉,垂堂应每倚荆扉。 仲舒正尔宜投策,丘嫂从渠不下机。 他日秋风鵰鹗便,雍容车骑更光晖。 |
| 优游一辟难赞经,仲舒师友尽时名。 已登乡国一经荐,未究天人三策情。 文定浚源虽莹彻,牧堂奕叶必敷荣。 紫阳风水深留意,磨石佳成后世评。 |
| 不郊不国不吾庐,兀兀腾腾十载余。 颈昔已逃三尺剑,腹今犹秘九畴书。 齐牛难爇吴元济,贾鵩何惭董仲舒。 只合三缄且钳口,一蓑归去伴樵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