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渺渺飞霜夜,寥寥远岫钟。 出云疑断续,入户乍舂容。 度枕频惊梦,随风几韵松。 悠扬来不已,杳霭去何从。 仿佛烟岚隔,依稀岩峤重。 此时聊一听,馀响绕千峰。 | 
| 波月互吐吞,清光忽下土。 风来山影开,空水相磨荡。 烟树映交加,碎入渔家网。 仿佛华子冈,吟诗独来往。 | 
| 夜久闻羌笛,寥寥虚客堂。 山空响不散,谿静曲宜长。 草木生边气,城池泛夕凉。 虚然异风出,仿佛宿平阳。 | 
| 石龛金佛一千身,不到支提孰识真。 仿佛钟声鸣翠阜,晶荧灯焰下苍旻。 平生梦想烟霞际,今日来游鬓发新。 踏破禅林秋月皎,水云间淡入精神。 | 
| 黄发三朝老,勤劳险阻中。 十年流马策,一日断鳌功。 汛扫乾坤静,扶持庙社隆。 璜溪今寂寞,仿佛见英风。 | 
| 百里溪流见底清,苕花蘋叶雨新晴。 南浔贾客舟中市,西塞人家水上耕。 岸转青山红树近,湖摇碧浪白鸥明。 棹歌谁唱弯弯月,仿佛吴侬《子夜》声。 | 
| 群山包水水包山,金作芙蓉玉作环。 洞里有天通五岳,山中无地着三班。 白云仿佛鸡初唱,碧海迢遥鹤又还。 可惜桃花有凡骨,年年随浪出人间。 | 
| 夜中未成寐,邻歌闻所稀。 想像朱唇动,仿佛梁尘飞。 误节应偷笑,窃听起披衣。 披衣曲已终,窗月存余晖。 | 
| 十年曾记此来游,有策中原一战收。 蒲柳易凋嫌势去,金汤无用卒和休。 非风仿佛鸣刁斗,缺月参差照敌楼。 庙食封侯何日事,不堪老马又滁州。 | 
| 数椽欹欲压,仿佛玉川庐。 不结市朝梦,惟便水竹居。 静中谙世味,贫里见亲疏。 忽怪幽池涨,元通灌稻渠。 | 
| 西风鸿雁惜离群,露下天高仿佛闻。 方讶北来冲远塞,忽惊南去入寒云。 千山落叶还秋杪,一卷残书且夜分。 无那余音更嘹亮,倚楼乡思益纷纷。 | 
| 龙溪之山秀而峙,龙溪之水清无底。 狂风激烈翻春涛,薄雾冥濛溢清泚。 奔流百折银河通,落花滚滚浮霞红。 四时佳境不可穷,仿佛直与桃源通。 | 
| 家本洞庭上,岁时归思催。 客心徒欲速,江路苦邅回。 残冻因风解,新正度腊开。 行看武昌柳,仿佛映楼台。 | 
| 家本洞湖上,岁时归思催。 客心徒欲速,江路苦邅回。 残冻因风解,新正度腊开。 行看武昌柳,仿佛映楼台。 | 
| 大地平沈,侧布黄金。 虚空透阔,高架枬檀。 依稀马厩,仿佛牛栏。 鹘眼鹰眼不许看。 | 
| 唐摹之传取奇古,仿佛硬黄疑此楮。 我从眼力别瑶{斌去文加王},安得庸奴字如许。 | 
| 昔年栖险人何在,仿佛楼台杳霭间。 事去长空飞鸟没,时清宴坐一僧閒。 霜秋石壁黄金树,月夜云涛碧玉湾。 杖策时来访奇绝,渔樵幽兴自相关。 | 
| 霜纨如月胜吴纱,仿佛蟾宫路未赊。 涤暑自宜斟瑞露,凭虚谁肯乞飞霞。 荒城蔓草生萤火,古濑西风起浪花。 梦里仇山归未得,竹篱茅屋趁溪斜。 | 
| 兰气已熏宫,新蕊半妆丛。 色含轻重雾,香引去来风。 拂树浓舒碧,萦花薄蔽红。 还当杂行雨,仿佛隐遥空。 | 
| 镂玉凝酥若未匀,南枝仿佛露天真。 横陈月下无双影,占断人间第一春。 屈子浪吟兰畹佩,韩公羞卜杏花隣。 广平见谓心如铁,翻学高唐草赋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