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此地旧寒碧,留题护竹君。 窗虚不碍月,壁老易生云。 一水东西隔,两山南北分。 未堪低著眼,世事正纷纷。 | 
| 最喜投闲日,莼鲈正及秋。 钟声林下寺,灯影水边楼。 老去仍青眼,吟多易白头。 还思为客处,梧雨滴乡愁。 | 
| 水共长天不尽头,石溪奇处着危楼。 我来倚徒阑干看,风撼芦花叶叶秋。 | 
| 世间无尽是天游,更出吴山最上头。 江面春声潮卷雪,湖心寒影月澄秋。 海门舟楫云开见,瀛屿亭台水载浮。 不比钱塘歌舞处,远怀西北有神州。 | 
| 环峙山川秀气锺,人烟楼阁郁重重。 潮生潮落东西浙,云去云来南北峰。 海曙扶桑红影湿,堤春杨柳绿阴浓。 子胥已远岳侯死,斗柄聊洗磊块胸。 | 
| 十年不到一凭阑,景色依然两鬓斑。 龙蜃吐云天入海,楼台倒影水衔山。 僧于僻寺难为隐,人在扁舟不是闲。 孤鹤似寻和靖宅,盘空飞下又飞还。 | 
| 吴山表里水为池,百有余年壮帝畿。 天目旧将双凤下,海门新拱六龙飞。 胥涛白雪生秋思,太乙红云驻夕晖。 江上沙鸥湖上舫,柳丝风里两依依。 | 
| 悟彻儿孙伟貌,夺衣白夺餐肴。 笑欣悲怨类咆哮。 正是豺狼虎豹。 不与同居打闹,回头便载青包。 恁随云步访三茅。 同话清虚道教。 | 
| 华屋岿然占上方,一尊同此寄相羊。 江潮翻海莫天阔,湖水拍堤春草长。 莽莽越山凝紫翠,摇摇苏柳间青黄。 归鸿影里阑干晚,回首中州入渺茫。 | 
| 昔日山中一小亭,重新轮奂转峥嵘。 着身梯磴千层上,到眼江湖两派明。 鼎药丹成仙已去,杯泉墨冷水犹清。 寿星炯炯无今古,长照东南王气生。 | 
| 望断菰薄烟水乡,凭高不尽意苍茫。 神州北去山川远,王气南来天地长。 晴见白云归竺国,夜看红日上扶桑。 游人自拥笙歌醉,谁为梅花酹一觞。 | 
| 倚遍阑干指顾间,吟身恨不早生翰。 几多风月闲中占,一望江湖眼界宽。 胥浪掀天秋际阔,逋梅得月夜深寒。 有时听得渔歌晚,惊起沙鸥雪一团。 | 
| 倚空窗户不曾扃,两眼风烟障翠屏。 西子艳分晴雨倦,伍胥魂激浪涛腥。 鼓箫咽晚难无酒,花柳争春别有亭。 恨掩四时歌舞去,古祠寒玉几竿青。 | 
| 结束虚亭近太清,山光水影互逢迎。 人心祗觉山多险,几个人心不样平。 | 
| 西湖何处可消愁,快上人间百尺楼。 千里山川浮王气,百年形势壮皇州。 逋仙宅近梅应古,坡老祠空竹自秋。 立徧阑干无限意,六桥歌舞懒回头。 | 
| 软红尘外耸嵯峨,题品先曾属老坡。 立脚愈高天愈阔,静看舟揖驾风波。 | 
| 左右江湖仙圣宅,龙飞凤舞帝王家。 楼台高下随山势,渤灞微茫涌日华。 渔浦风和翻柳影,官河春尽落桐花。 钱唐佳丽今无比,回首中原望眼赊。 | 
| 东南王气萃钱塘,襟带江湖国势强。 万顷烟波流德泽,四时弦管乐丰穰。 帆归别浦鱼盐聚,雨过平堤草木香。 欲赋上林才不逮,举头三祝寿无疆。 | 
| 凤舞龙飞王气蟠,两都赋在一阑干。 伍员不死江潮壮,西子如生越水寒。 春日百花连上苑,秋风落叶满长安。 钱塘尽占东南美,河洛何人著眼看。 | 
| 柳残荷老客凄凉,独对西风立上方。 万井人烟环魏阙,千年王气到钱塘。 湖澄古塔明寒屿,江远归舟动夕阳。 北望中原在何所,半生赢得鬓毛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