疑驾洞庭帆,累累看绕山。 花时芳气洁,伯仲素馨间。 |
欈李于门伯仲佳,声名籍籍到天涯。 一经早已传韦氏,五桂今重说窦家。 满眼衣冠真盛事,几年棠棣看联华。 兰台曷与编青史,要使文风万世夸。 |
伯仲皆登第,人言薛与林。 凄凉五年事,摧折两家心。 漫醉春来酒,谁同别后襟。 空余钓矶在,落日见孤岑。 |
礼经三百鬓毛班,追述先儒伯仲间。 谁请尚书重给札,尽抄遗稿入名山。 |
诸郎联璧万人看,新有诗声伯仲间。 作意登临还得句,此生宁复要长闲。 |
伯仲三珠树,优为一世才。 人琴先起恨,金玉遂俱摧。 南阮方深痛,阿连尤可哀。 桃花源上路,老眼更堪开。 |
文章天下无双誉,伯仲人间第一流。 出入两朝推旧德,周旋三事著嘉谋。 从容进退身名泰,宠锡哀荣礼数优。 棠棣从来敦友爱,九原相望接松楸。 |
倒指烟尘岁月深,引杯看剑漫悲吟。 平生自叹雕虫手,末路空惭舐犊心。 剩喜星郎上云汉,苦怜鹤发避山林。 君家伯仲真廊庙,痛为中兴惜寸阴。 |
刻苦工夫真实心,一言体用已全陈。 圣贤断续三千载,伯仲渐摩八十春。 保护斯文勤且让,作成吾党敬而亲。 我来不复瞻耆德,流水苍烟迹已尘。 |
公家伯仲世名流,画省归来共乐忧。 稍喜对床听夜雨,永怀扇枕作凉秋。 谁言小草能蠲忿,未信閒花可疗愁。 惟有埙箎发清吹,渠侬无厌亦无求。 |
声华奕世擅江南,谁似公家伯仲间。 想见当年育英物,高秋爽气满西山。 |
使君元是一高僧,宿昔诗成自不禁。 便合元刘论伯仲,岂同郊岛费呻吟。 浮云出岫本无意,立雪齐腰谩觅心。 扫洒烟尘须博大,看看九虎下纶音。 |
蚤接君家伯仲贤,笑谈吹断各风烟。 人生俱是梦中事,归计却须沙上田。 悔有论心三尺喙,恨无糊口一囊钱。 他时局罢樵柯烂,小道谁知亦有仙。 |
星江山水甲江东,所到僧房各不同。 拳石不知何代陨,数椽恰占一湖中。 庐山屏倚朝昏碧,彭蠡帆分上下风。 除却金焦相伯仲,其他无此水晶宫。 |
别乘潘郎伯仲间,朅来公适去弹冠。 更将未尽公碑意,收入新诗为并看。 |
气概青云上,声华碧海边。 交游俱得雀,伯仲总能贤。 幕府宁淹薄,诸公肯荐延。 功名第迟速,强饭且加鞭。 |
竹叶孤斟久,梅花远信疏。 如何穷巷辙,忽枉故人车。 伯仲俱佳士,云霄政望渠。 相从又相别,欲别重踌躇。 |
思人机作访茶山,竹密如云不敢删。 未觉风流成岁远,政繇伯仲力追还。 长公旧日曾一识,末路后来遭百艰。 邂逅探囊得行记,赠公试遣略承颜。 |
今世儒宗一泰山,暂乘紫气下函关。 主盟道学周程上,伯仲诗名李杜间。 少府暂分肤使节,甘泉合在侍臣班。 春江一碧平於掌,好趣牙樯待赐环。 |
嫋嫋春风送度关,娟娟霜月照生还。 迟留岁暮江淮上,来往君家伯仲间。 未厌冰滩吼新洛,且看松雪媚南山。 野梅官柳何时动,飞盖长桥待子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