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丝桐太古音,清风明月是知心。 伯牙去后无消息,会见君家契此深。 |
日本僧高谊,劳君序拙吟。 名虽传海外,价不及鸡林。 白发消豪气,青灯见苦心。 岂无钟子耳,但欠伯牙琴。 |
畴昔鳌峰乍盍簪,为予一动伯牙琴。 文明济济英雄集,祭礼洋洋上圣临。 古道违时成握手,狂言骇俗赖知心。 群居离索非今日,宿草萋萋得讣音。 |
书盍多多读,诗须细细评。 后生才染指,半道遽寒盟。 直取珊瑚出,宁争熠燿明。 伯牙弦已绝,举世喜筝声。 |
转眼才余五日春,东奔西走废光阴。 一泓砚里谋生意,几句诗中写客心。 贯斗冲牛雷焕剑,高山流水伯牙琴。 莫将未遇添惆怅,自有名公为赏音。 |
总角思先友,同宗丽泽传。 典刑诸老尽,文献旧家全。 交道从公晚,知音去我先。 渊源谁与遡,愁绝伯牙弦。 |
南徐开府未旬时,一扫烦苛布惠慈。 孺子竟孤县榻望,伯牙空有绝弦悲。 |
高山流水音,泠泠生指下。 无与俗人弹,伯牙恐嘲骂。 |
高哉孔孟如秋月,万古清光仰照临。 千里特来求骥马,两生於此敌南金。 文章最怨随人後,道德无多只本心。 废轸断弦尘漠漠,起予惆怅伯牙琴。 |
奕奕长篇间短吟,子綦天籁伯牙琴。 几人不溺西昆体,老我亲聆正始音。 得宝浑惊探骊颔,换金当复售鸡林。 还诗正恐非子助,昼易忘饥夜易深。 |
窗间莫问唤祁嘉,望断宗周黍稷华。 斗帐高眠聊避客,深衣暂到漫为家。 我怀荒草同元亮,君悼空弦谢伯牙。 老矣悲欢总无奈,仙书频读览荒遐。 |
自从棲隐入山深,间阔真同金玉音。 已谓清光依日月,不知幽趣尚园林。 暂违陶径菊松面,喜动苏堤梅柳心。 闻道专留荐贤牍,知音当在伯牙琴。 |
吾爱陶靖节,有琴常自随。 无弦人莫听,此乐有谁知。 君子笃自信,众人喜随时。 其中苟有得,外物竟何为。 寄谢伯牙子,何须锺子期。 |
当年独抱伯牙名,身后祠堂列佩衾。 官职平生安义命,诗书终老惜光阴。 一椽古歙溪山窟,千古长松风月林。 彭令经营真有趣,个中应契老师心。 |
岁月去如矢,横经徒慨然。 谁能通一艺,真不负三年。 用意窥园外,收功刻楮边。 幽光回蠹简,新意出陈编。 上相黄金重,诸儒白首鲜。 同声不同调,叹息伯牙弦。 |
焦桐有良材,函彼太古音。 良工巧斲之,可歌南风琴。 隐居挂空壁,不受埃尘侵。 虚中閟清响,静参万籁吟。 一朝弦素丝,徽星粲黄金。 玉轸圆更齐,鼓之大廷阴。 斡回天地春,山水自高深。 匪藉伯牙手,能开子期心。 |
锺子忽已死,伯牙其已乎。 绝弦谢世人,知音从此无。 瓠巴鱼自跃,此事见於书。 师旷尝一鼓,群鹤舞空虚。 吾恐二三说,其言皆过欤。 不然古今人,愚智邈已殊。 奈何人有耳,不及鸟与鱼。 |
高人贵寡和,不顾世俗非。 君歌阳春曲,调与众耳违。 朱弦古时瑟,素积前朝衣。 享我太羹馔,枯肠饫晨饥。 赠我和氏壁,茅檐发霄晖。 平生织流黄,忽受古锦机。 愧非钟子鉴,空枉伯牙徵。 |
五剡乃脱选,通籍入金闺。 祖宗立法初意,正欲猎英奇。 近世流风薄矣,强者立跻霄汉,弱者困尘泥。 流水伯牙操,底处有钟期。 公为政,民不扰,吏无欺。 春风桃李满县,当路几人知。 五马宏开公道,一鹗首旌治最,迟乃速之基。 不枉受人荐,更看荐人时。 |
中秘法书之积,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,而未加别也。 翰墨博雅之能,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,而未多阅也。 伯牙之珍,百世知音。 伟奇能之表表,本和乐之愔愔。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,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,盘薄时清,彷徉书淫。 彼何预于帝力,殆有类乎鱼鸢在天渊,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