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律吕同声我尔身,文章君是一伶伦。 众推贾谊为才子,帝喜相如作侍臣。 次韵千言曾报答,直词三道共经纶。 元诗驳杂真难辨,白朴流传用转新。 蔡女图书虽在口,于公门户岂生尘。 商瞿未老犹希冀,莫把籝金便付人。 |
| 海内声华并在身,箧中文字绝无伦。 [美微之也。 ]遥知独对封章草,忽忆同为献纳臣。 走笔往来盈卷轴,除官递互掌丝纶。 [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,近代无如此多有也。 予除中书舍人,微之撰制词。 微之除翰林学士,予撰制词。 ]制从长庆辞高古,诗到元和体变新。 [微之长庆初知制诰,文格高古,始变俗体,继者效之也。 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,或... |
| 沙痕夜涨春流生,微风不起波纹平。 云间眩转失烟树,轻舟直下凫鸥惊。 橹声欲出含风湾,舟人已指平都山。 仙宫无人锁春日,苍烟漠漠松声寒。 谪仙宾天上寥廓,三百年来无此乐。 知君此游殆奇绝,硖中山川岂云恶。 昔年相期欲同往,流落空山阻清赏。 兴公虽不见天台,执笔犹能寄遐想。 |
| 余思草萋萋。 |
| 慷慨添余思,交游忆可人。 时危还有虑,愁重不知春。 海国迷归棹,关山拥战尘。 黄公何所见? 终不事嬴秦。 |
| 二月春方好,登楼望欲迷。 关情山簇簇,余思草萋萋。 小浦依林曲,长天向水低。 乡心正无限,恰恰一莺啼。 |
| 水晶宫闭月光铺,羯鼓声乾雨点粗。 一曲未终余思在,急宣前殿唤花奴。 |
| 东南多胜概,古迹渐对寻。 诸老题诗处,繁阴蔽石林。 云团溪雨重,水落野塘深。 感慨添余思,孤猿入暮吟。 |
| 四面山如碧玉城,小轩聊得惬幽情。 乍飞乳燕低无力,自落来禽静有声。 麟笔残功成水品,蛇图余思入棋枰。 闲中事业吾能了,未恨林庐送此生。 |
| 德人天机深,凡子人心多。 懔余思寡过,月计愧盈科。 勿谓玉无玼,当知石可磨。 四十尚无闻,素心恐蹉跎。 汲我檐下井,浇我盘中花。 清香未似之,懒惰欲如何。 |
| 酒罢茶余思兀然,未能除得旧琴缘。 临流试罢金徽拂,流水冷冷写七弦。 |
| 信到得君书,知君已下车。 粉闱情在否,莲幕兴何如。 人望征贤入,余思从子居。 灊山真隐地,凭为卜茅庐。 |
| 信到得君书,知君已下车。 粉闱情在否,莲幕兴何如。 人望徵贤入,余思从子居。 灊山真隐地,凭为卜茅庐。 |
| 与云俱卷出山迟,邂逅初寒旺菊时。 纵欲插花安得笑,无从赊酒若为诗。 乾坤许阔自多碍,风雨又自故知。 白首犹存旧乌帽,龙山何处渺余思。 |
| 别时庭户正秋清,划见园林翠织成。 吴下余思频刮目,渭阳子岂遂忘情。 堤间飞盖分垂柳,水面浮舟约半萍。 乘兴时来共清话,相望能隔几牛鸣。 |
| 化去蛮乡北,飞来渭水西。 为多亡国恨,不忍故山啼。 怨已惊秦凤,灵应识汉鸡。 数声烟漠漠,余思草萋萋。 楼迥波无际,林昏日又低。 如何不肠断,家近五云溪。 |
| 嘉闻嘉誉蔼淮壖,又看吴帆解画船。 陇亩遗民谈旧政,江山余思入新篇。 人生白首吾今尔,仕路青云子勉旃。 举棹南风吹酒醒,离觞莫惜少留连。 |
| 高贤忠义古今同,手笔遗编法甚工。 宝轴传家当不朽,追杯余思凜生风。 |
| 溪流古堞带林高,林下行通小水桥。 但有春风催载酒,更无仙凤伴吹箫。 花间鸟散惊藜杖,沼际波回转桂舠。 尘迹寻余思一吊,楚魂飞尽不能招。 |
| 几枝筇竹半烟云。 钟鼓醉中闻。 千点好山余思,一湾流水能分。 多情皓月,轮栖夜午,光动风文。 看取清闲宾主,犹胜富贵封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