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寺楼已断暮钟声,照佛琉璃一点明。 不道溪深待船久,老僧惊怪太迟生。 |
| 霜风吹帽江村路,小蹇迢迢委辔行。 忽到云山幽绝处,穿林啼鸟不知名。 |
| 树凉清岛寺,虚阁敞禅扉。 四面闲云入,中流独鸟归。 湖平幽径近,船泊夜灯微。 一宿秋风里,烟波隔捣衣。 |
| 从来强作游秦计。 只有貂裘敝。 休论范叔十年寒。 看取星星种种、坐儒冠。 江湖旧日渔竿手。 初把黄花酒。 且凭洛水送归船。 想见淮南秋尽、水如天。 |
| 一别长安后,晨征便信鸡。 河声入峡急,地势出关低。 绿树丛垓下,青芜阔楚西。 路长知不恶,随处得诗题。 |
| 少华中峰寺,高秋众景归。 地连秦塞起,河隔晋山微。 晚木蝉相应,凉天雁并飞。 殷勤记岩石,只恐再来稀。 |
| 因行作游计,上马未须忙。 旧路往来熟,新秋早晚凉。 看图寻古迹,听语认同乡。 一带陂塘近,西风菱藕香。 |
| 亭上横看十六峰,峰头烟霭碧连空。 不须更作游山计,坐遣诗情落酒中。 |
| 东风春未足,试望秦城曲。 青草状寒芜,黄花似秋菊。 壮将欢共去,老与悲相逐。 独作游社人,暮过威辇宿。 |
| 君马黄,我马白。 马色虽不同,人心本无隔。 共作游冶盘,双行洛阳陌。 长剑既照曜,高冠何赩赫。 各有千金裘,俱为五侯客。 猛虎落陷阱,壮夫时屈厄。 相知在急难,独好亦何益。 |
| 事从尘世去,心共白云间。 不作游山计,朝朝饱看山。 |
| 久作游边客,常悲入塞笳。 今兹一尉远,犹困折腰嗟。 白马关中道,青天栈外家。 过秦应吊古,惟有故山斜。 |
| 跃马乘轩四十年,谁知公是地行仙。 向来曳履星辰上,今作游山杖屦缘。 总为鼻端清栩栩,能令脚底步翩翩。 青鞋若许陪行乐,早晚诛茅半隐边。 |
| 牛车读古书,少作游秦客。 一朝起为郎,华省何赫赫。 若有南山云,时时生枕席。 云润不益老,呼吸乘间隙。 抱痾初骇闻,既愈赖药石。 遂请虢太守,虢事简且适。 况有三堂存,韩诗犹可觌。 永歌复饮酒,东平希阮籍。 |
| 飞扑饮羽柳如截,马气横生人更杰。 不作游观御宝津,骑战还应孬百。 天家行乐少人知,龙眠属从天上归。 意象惨淡研精微,曹霸以来无此奇。 壮夫披图双泪垂,时危那得生致之。 |
| 黄发逍遥并旧臣,燕间加意占先春。 成龙天外惟三友,积雪筵中止数人。 昔日荐才闻最课,当年诵赋得魁伦。 会须共作游河侣,五老星飞事更新。 |
| 平生爱山每自叹,举世但觉山可玩。 皇天怜之足其愿,著在荒山更何怨。 南穷闽粤西蜀汉,马蹄几历天下半。 山横水掩路欲断,崔嵬可陟流可乱。 春风桃李方漫漫,飞栈凌空又奇观。 但令身健能强饭,万里只作游山看。 |
| 海雾初开明海日,近树远山青历历。 忽然咫尺黑如漆,白画如何成瞑色。 不知一风何许来,雾开还合合还开。 晦明百变一弹指,特地遣人惊复喜。 海神无处逞神通,放出一斑夸客子。 须臾满眼贾胡船,万顷一碧波黏天。 恰似钱塘江上望,只无雨点海门山。 我行但作游山看,减却客愁九分半。 |
| ...砂复凿石,矻矻无冬春。 手足尽皴胝,爱利不爱身。 畬田既慵斫,稻田亦懒耘。 相携作游手,皆道求金银。 毕竟金与银,何殊泥与尘。 且非衣食物,不济饥寒人。 |
| 汩汩避群盗,悠悠经十年。 不成向南国,复作游西川。 物役水虚照,魂伤山寂然。 我生无倚著,尽室畏途边。 长林偃风色,回复意犹迷。 衫裛翠微润,马衔青草嘶。 栈悬斜避石,桥断却寻溪。 何日干戈尽,飘飘愧老妻。 行色递隐见,人烟时有无。 仆夫穿竹语,稚子入云呼。 转石惊魑魅,抨弓落狖鼯。 真供一笑乐,似欲慰穷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