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万里书来印籀红,慰情何但万金同。 县丝性命幸存活,发地生涯甘阨穷。 老去忧心长似醉,秋来衰鬓乱飞蓬。 故园未有西归日,且愿平安信数通。 |
| 子去寻名胜,何惭着布衣。 出门知所乡,在旅亦如归。 道谊无穷达,文章有是非。 寄声陈与赵,相赏莫相违。 |
| 美景能兼乐事难,愁来唯仗酒遮拦。 昂藏病骨兼诗瘦,料峭春风带腊寒。 乔木尚疑前辈在,好花应笑老人看。 忍抛明月先归去,输与诸郎彻夜欢。 |
| 云昏水奔流,天水漭相围。 三江灭无口,其谁识涯圻。 暮宿投民村,高处水半扉。 犬鸡俱上屋,不复走与飞。 篙舟入其家,暝闻屋中唏。 问知岁常然,哀此为生微。 海风吹寒晴,波扬众星辉。 仰视北斗高,不知路所归。 舟行忘故道,屈曲高林间。 林间无所有,奔流但潺潺。 嗟我亦拙谋,致身落南蛮。 茫然失所诣,无路何能还。 |
| 平地变丘壑,安排若自然。 为山移白石,凿沼贮清泉。 栗里有松竹,兰亭无管弦。 轩裳非我事,在野不妨贤。 |
| 田间四五月,此景看来稀。 翼翼青苗上,双双白鸟飞。 茅茨林下住,簑笠雨中归。 拍岸瓜藤水,不须忧岁饥。 |
| 茅檐有佳客,肃肃清风兴。 吾孙成均来,左右皆良朋。 为怜众兄弟,将冠未有称。 条枚失熂燎,中林化薪蒸。 老夫方苦贫,不办酒如渑。 夏田已失麦,种豆喜多蝇。 何以待君子,箪瓢容一升。 君来岂非误,门庭冷如冰。 |
| 诗礼家声重,田园活计饶。 自甘为野客,不愿仁王朝。 时为花开眼,谁因米折腰。 此心安出处,何日不逍遥。 |
| 勿谓此亭水,岿然气不群。 静中观变化,闲处立功勋。 水细通岩窦,亭高压海云。 隐居行素志,不负圣明君。 |
| 览镜忽有感,谁能写我真。 崚嶒忍饥面,蹭蹬苦吟身。 风叶飘零夜,雨花狼籍春。 相过慰牢落,吾族有诗人。 |
| 蔡外有馀地,登临作此亭。 心如乔木古,眼共远山清。 社酒谁同醉,村歌自可听。 有时来夜坐,收拾读书萤。 |
| 有母身长健,无营家自丰。 林塘孝子宅,诗礼古人风。 垅亩秋成后,弟兄和气中。 时闻有佳话,常欲访王戎。 |
| 昨应童科日,群儿立下风。 丰姿倾众目,文采动诸公。 两耳能兼听,六经皆暗通。 相期到杨晏,有始柰无终。 |
| 亘古英灵在,颜回有后身。 年才十三岁,才过万千人。 学到由天悟,文高见理真。 再生仍再夭,无路问鸿钧。 |
| 汝祖积阴德,汝翁多读书。 汝生天报施,汝死又何如。 修短有定数,贤愚莫问渠。 冥官闻恸哭,还许再来无。 |
| 吾宗有东野,诗律颇留心。 不学晚唐体,曾闻大雅音。 霜空孤鹤唳,云洞老龙吟。 群噪无才思,昏鸦自满林。 |
| 逼仄人间世,思从造物游。 君方倚西阁,吾亦上东楼。 挹彼千峰秀,森然万象秋。 相看成二老,更有几年留。 |
| 东方有奇士,隐德珠在渊。 川壑为之媚,草树为之妍。 殁来十五载,独见诸孙贤。 煌煌出仕途,皎皎如淮蠙。 今为蒙城宰,归问浙江船。 何时渡杨子,夜入明月边。 有舄不化凫,有琴何用弦。 真趣还自得,治民唯力田。 |
| 招徕二老冠耆英,宝鼎氤氲俎豆珍。 南极玉绳浮利宿,西屏彩袖祝千春。 亲亲同醉杯中渌,老老深推膝下仁。 看取来年宣劝处,松椿桃李转鸿钧。 |
| ...易世之未歇者如此。 虽名光史册,而图不多见,不得无余恨,迺追和自述并名笔勒之石。 侄孙震雷顿首。 霅川疑狱独承当,敬远炎炎即馆凉。 帝子几曾谋不道,相臣自弗肯包荒。 李猫初劾犹全命,梁犬重评竟断肠。 甘死如饴行素志,岂知流入杀青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