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近况居然野,称呼只墅民。 有诗供课最,无债恼经邻。 性亦无嫌懒,人多不解贫。 每过田父宿,吾自认吾真。 |
| 同占溪名邑,还从佛借居。 懒便书眼暗,静爱酒杯疏。 山路闲供课,僧房步当军。 地炉贪软火,未得赋归欤。 |
| 随意携盘馔,毋烦事礼文。 燕飞冲幕过,莺语隔墙闻。 兴自樽前发,韵从花下分。 诗成似供课,醉墨竞纷纭。 |
| 风恶房栊燕子归,雨多山路蕨芽肥。 青餈旋捣作寒食,白葛预裁充暑衣。 稚子日长供课早,故人官达寄书稀。 幽居自喜浑无事,又向湖阴坐钓矶。 |
| 常忆初年十七时,朝朝乌帽出从师。 忽逢寒食停供课,正写矾书作赝碑。 |
| 采花供课能满庾,不自营巢庇风雨。 壘土削板非爱君,君自归之若安堵。 一声衙集律令严,两股挟持筋力苦。 栋宇不牢偶堕地,尽见室家窥积聚。 王缘积久颇厚实,招寇慢藏谁自取。 山僧平日恐物伤,忍向么微施数罟。 岂嫌嚼蜡味太薄,一割未厌犹再鼓。 初犹忍恋纵追螫,俄困薰灼难力拒。 惊飞浪走触藩篱,往往散堕拍肱股。 害身即是养身人,爱本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