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玉津驰马柳风斜,雨急金鳞走御沙。 南亩农民望新霁,不劳云意苦相遮。 |
| 千载兰亭后,风流宛目前。 竹昏烟冉冉,花泣露涟涟。 笔落诗推将,杯行酒有仙。 水边佳丽少,春草谩芊绵。 |
| 生忆眠云处,当檐列翠屏。 有时聊极目,尽日坐忘形。 去此心惟苦,悬图恨忽醒。 数峰秋欲活,虚籁夜重听。 地镇三吴远,天连万古青。 几人曾得道,是草即通灵。 松鹤閒窥鼎,龛僧闇诵经。 终须卜长往,回首谢明庭。 |
| 穹穹华亭谷,中有不竭流。 其微初滥觞,其大终载舟。 寒色皎可鉴,岚光郁如浮。 当解尘中缨,一濯潭上秋。 |
| 从容须陛对,萧洒待家居。 近阁从戎笔,闲裁寄旧书。 青衫逾一纪,黄卷尚三馀。 闻说山斋好,何时遂曳裾。 |
| 种柳穿湖后,延安盛可游。 远怀忘泽国,真赏即瀛洲。 江景来秦塞,风情属庾楼。 刘琨增坐啸,王粲斗销忧。 秀发千丝堕,光摇匹练柔。 双双翔乳燕,两两睡驯鸥。 折翠赠归客,濯清招隐流。 宴回银烛夜,吟度玉关秋。 胜处千场醉,劳生万事浮。 王公多雅故,思去共仙舟。 |
| 昔人久尘土,问林得其居。 但传故老言,安知密与疏。 平湖无遗宇,寒烟生废墟。 风流未都尽,犹赖著书余。 |
| 吴王昔用武,所乐惟干戈。 安知圣人间,祝网解其罗。 朝行数田护,暮返论战多。 千载亦何有,柔桑阴满坡。 |
| 陋巷西邻召伯祠,入城流水透疏篱。 雨来石室琴先觉,春去松庭鹤不知。 薜荔交加侵瓮牖,莓苔斑驳绕盆池。 草堂近日犹增价,添得汤休两首诗。 |
| 渡河谁道去,我重子云才。 鸿雁汀洲去,牛羊井落徕。 乍行初觉倦,暂语不能该。 日色看看暮,将归意复徊。 |
| 三女史无载,于何永其名。 坡传妃子逝,村记昭君生。 和戎与走蜀,为恨两莫平。 尔兮亦胡为,崇冈屹如城。 |
| 山身岂明代,涉祸固以深。 一观废兴迹,可用当所箴。 高门非昔时,乔木或遗阴。 空令吊古士,感激成幽寻。 |
| 席上香风转绮罗,北门东道汉萧何。 灯摇万井年光嫩,月覆千闾夜色多。 楼阁影重占物阜,管弦声洽验民和。 相公不惜阳春曲,传与都人每岁歌。 |
| 宰邑优游不足为,传家事业复能持。 政兼子产那专惠,学近康成最爱诗。 百里耕桑增日课,三年闾井见风移。 襟怀洒落恬荣进,清节从来畏众知。 |
| 与君结交深,相济同水火。 文章发春葩,节行凛筠笴。 吾才已愧君,子齿又先我。 君恶予所非,我许子云可。 厥趣共乖时,畏涂难转輠。 道肥家所穷,身老志弥果。 每嗟游从异,有甚樊笼锁。 天匠染青红,花腰呈袅娜。 苟能杯酌同,直待冠巾堕。 无欺校雠贫,盐米尚余颗。 |
| 时望前湖倚玉梯,云山横绝路东西。 只知远自穷芳草,不见高人在曲堤。 画榼寻春应醉去,旧朋怀昔欲魂迷。 海边燕子来无数,愿托双飞寄短题。 |
| 英英寒菊犯清霜,来伴山中草木黄。 不趁盛时随众卉,自甘深处作孤芳。 其他烂漫非真色,惟此氤氲是正香。 却念白衣谁送酒,满篱高兴忆吾乡。 |
| 冲虚脱屣世绵绵,胜地人来尚凛然。 不见彩云迎皓鹤,空留怪石漱清泉。 侵阶蔓草迷香迳,偃盖寒松杂暮烟。 静化信从无妄得,堪思汉武亦神仙。 |
| 合书时雨奏银台,润泽从今遍九垓。 应祷岂惟三日后,为霖曾是十年来。 已逃虐魃知何地,自起乖龙不待雷。 无数公堂森贺笏,尽同秋种荷陶坯。 |
| 芙蓉幕里住三年,鹦鹉才高动四筵。 风月漫劳吟杜曲,文章自好纪燕然。 朋簪会合愁分手,官簿纵横待息肩。 直道先难终易偶,近闻知已荐书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