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常常有约寻幽趣,汩汩无从避俗喧。 欲断世间千万事,须穷纸上五千言。 |
| 怪来趋向别,乃是拙庵孙。 秋色添禅寂,松声夺俗喧。 路行须避蚁,饭剩或呼猿。 单钵随缘住,寻常懒出门。 |
| 怪来趋向别,乃是拙庵孙。 秋色添禅寂,松声夺俗喧。 路行须避蚁,饭剩或呼猿。 单钵随缘住,寻常懒出门。 |
| 梵宇清虚远俗喧,登临时得爽吟魂。 卷簾高雪明稽岭,上阁秋涛出海门。 群木冷阴连古塔,疏钟寒韵彻江村。 城中泉石诗中景,闲对文公尽日论。 |
| 久撄末俗喧,脱就绿野静。 方随巾屦便,那暇宾客命。 林红落春衰,草绿争夏盛。 时从老农语,久伫行子听。 谓言劳苦後,各以闲暇庆。 时逢瓶盎酒,亦有肴核称。 喧嘲忽无次,歌唱仍相咏。 酒阑纷起坐,白发忽两凭。 儿乘旁树嬉,牛卧前篱瞑。 予方困俗累,爱此近天性。 何当从之归,买舍与相并。 |
| 北阙重旌表,西斋盛讨论。 高阳旬爽里,通德郑玄门。 选胜开松院,凭幽敞竹轩。 灵泉飞洞壑,花树蔽郊原。 露滴栖松鹤,风传隔岭猿。 庭兰香醉步,山月冷吟魂。 客爱情尘虑,僧怜避俗喧。 几时清赏花,啸咏与琴樽。 |
| 低垂不足畏炎氛,自是居高避俗喧。 五瓣圆黏猩血重,数丝牢缀蜡心存。 雅持本色明清昼,肯驻残妆媚黑昏。 林下何人修炼到,丹余流入此芳根。 |
| 宋日天王寺,梁时太子园。 地犹随世变,物岂与人存。 欲问移居意,还应避俗喧。 相期唯有月,夜夜在高原。 |
| 山行无晨暮,日暝崖谷昏。 哀猿落客泪,永路惊旅魂。 凭陵高山巅,俯视大江奔。 回环岛屿合,萦转洲渚屯。 行云赴楚天,飞鸟下蜀门。 地遐怪物聚,寺古深殿存。 忆昔李氏末,烟尘暗中原。 奸雄竞草窃,割据穷海根。 干戈百年后,见此败屋垣。 我来属清秋,登览无俗喧。 山深虎豹归,水静蛟鼍骞。 临风独笑吒,浩荡欲飞翻。 |
| 松资鹤性自宜闲,天与幽奇避俗喧。 谢客风流临海峤,秦人歌啸入花源。 |
| 向不乐郡府,遂云归田园。 结庐复种蓺,草树日已繁。 散帙理旧学,了然无俗喧。 春雨一回过,览耕登古原。 青山每自爱,霁色当衡门。 故人苟来往,名宦未尝言。 趣适已不浅,道心良亦存。 忽闻辟书至,便令驱犊辕。 岂期同瓠瓜,长系蒿莱根。 始知古君子,出处惟义敦。 |
| ...众水吞。 及其成功后,木落归本根。 固非求捷径,大学废讲论。 李君敞高阁,驾言避俗喧。 藏书比邺侯,日夕手自翻,百家期贯穿,目击万里存。 上下洞今古,高深察乾坤。 一旦忽融会,豁然破篱籓。 笑彼习忘子,读书尝惮烦。 |
| ...元,失脚世纲如笼樊。 雨泪懺洗一炷熏,琅函蕊笈披灵文。 龙蹻无路地轩辕,洪崖何处避俗喧。 上皇罗家插青旻,麻姑公远相为邻。 欲往从之蹑飚轮,凡骨未蜕空逡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