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白眼看时事,刚肠厌俗流。 也知蜂有毒,未信鼠堪投。 熟睡消磨日,消吟拨置愁。 倚门应望切,早晚赋刀头。 |
| 独居颜子巷,还自种忘忧。 偶病閒辜月,因吟瘦过秋。 泣多曾忆阮,贫极尚师丘。 散拙兼成癖,如何称俗流。 |
| 俗流嗜喧卑,世才务高洁。 筑台仅踰寻,清夜延明月。 四垂天幕低,千里蟾光发。 美人才,裁赋何清绝。 |
| 生来洁白本无瑕,翦雪裁冰擅一家。 堪叹俗流刚点涴,故将水墨写梅花。 |
| 林间病卧懒逢迎,相识何人最惬情。 唯有简公闲且僻,寂寥翻被俗流轻。 |
| 桃李漫山等俗流,诸杨汝是荔支俦。 当时若贡长生殿,又得真妃笑点头。 |
| 野客复何陈,贤侯首荐人。 俗流宁肯饯,良璞不嫌贫。 棠树离偏晓,函关过已频。 花时好消息,佇听向溪滨。 |
| 昔遇孙真人,授我服气诀。 幼读先子书,亦尝窥秘说。 受持苦不坚,两鬓忽已雪。 谓当屏孥累,兼复断荤血。 千息燕子夜,颜色日腴悦。 奈何堕醉梦,百病暗蟠结。 幽抱谁实知,俗流每见亵。 城市不可居,去去之岩穴。 |
| 高谈可听用心幽,灼见此翁非俗流。 鞍马破家还避世,田园得地肯封侯。 开窗修竹无由俗,绕屋青山总是秋。 门外短篱看亦好,黄金菊间碧牵牛。 |
| 尘外禅房掩渺瀰,高情终与俗流违。 苦吟几度成华发,默坐连宵忆翠微。 风带荷香飘静榻,雨滋苔色汙闲扉。 炎天几阻相寻兴,空倚危楼对落晖。 |
| 冷坐从嘲瓶井眉,俗流浅拙更忘遗。 道鸣庶矣多闻力,建武官僚旧汉仪。 |
| 精庐宴坐十经秋,瓶钵近为千里游。 又是浮杯过沦海,便应飞锡入皇州。 弥天谈论降时彦,结社因缘背俗流。 此去定知诸念息,祇除魂梦到东瓯。 |
| 生来疎拙甚,怕与俗流同。 颇识一丁字,宁牵两石弓。 夜敲节柳月,晓对落花风。 但得身无事,何消效送穷。 |
| 梵刹仙都顯焕存,心心惟绍法王孙。 俗流不信空空理,将谓长生别有门。 |
| 江边危阜俯江皋,去马来牛细若毛。 古道向来元寂寂,俗流何处不滔滔。 漫拈老笔雕空阔,径命芳樽洗郁陶。 天地年年有遥落,悲秋端谢楚人骚。 |
| 微雨眼明处,春信著南枝。 百花头上消息,为我赴襟期。 松下凌霜古干,竹外横窗疏影,同是翠寒姿。 唤取我曹赏,莫使俗流知。 对风前,看雪後,总相宜。 碧天如洗,何许羌笛月边吹。 一段出群标格,合得水仙兄事,千古豫章诗。 鼎鼐付佳实,终待梦秋时。 |
| 海隅为郡真卑屑,簿领沉迷箠楚喧。 王事更逾星火急,吏曹何啻米鹽烦。 甘棠听讼曾无倦,丹笔书刑幸不冤。 境上送迎暂置驿,斋中宴喜懒开樽。 逢人未免腰如磬,议政常防耳属垣。 鲍臭恐将群小化,虫疑难与俗流论。 却思寂寞栖天禄,争得逍遥似漆园。 外地粗官如竹苇,一麾出守岂堪言。 |
| 景色融融万卉新,潜知青帝又东巡。 阴崖竹树犹欹雪,暖砌莺花已觉春。 吟苦渐惊华发乱,身闲终忌俗流亲。 寥寥此意将谁说,回首禅门有故人。 |
| ...而钦水兮,范少伯之扁舟。 炼日精以回形兮,虞翁色若婴孺。 位上沮而标籍兮,思玄迹混俗流。 严青能服石髓兮,终断谷而轻举。 伯阳炼成神丹兮, |
| 退之送穷穷不去,乐天待富富不来。 政须青山映白发,顾着皂盖争黄埃。 何如父子共一壑,庞家活计良不恶。 阿奴况自不碌碌,白鸥之盟可同诺。 三间瓦屋亦易求,着子东头我西头。 中间共作老莱戏,世上乐复有此不。 问梦膏肓应已瘳,归来归来无久留。 竹林步兵非俗流,为道此意思同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