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自从孤竹夷齐死,清节何人萃一门。 惟有此君无俗韵,至今风味属诸孙。 |
| 小小轩窗冷逼人,竹无俗韵水无尘。 正如芦苇潇湘浦,不见樊然花柳春。 |
| 江山端无适俗韵,曳屐出门忘负疴。 林花工办作红雨,其奈一年春老何。 |
| 香苞吹尽翠成围,墙角萧萧一径微。 已喜轩窗无俗韵,更怜风月有清辉。 |
| 好山看不了,遂借上方眠。 酒渴倾花露,诗清泻涧泉。 生无适俗韵,老欲结僧缘。 睡觉钟声晓,窗腾柏子烟。 |
| 此君清苦真吾似,更对骚人细说诗。 松鼎炷香无俗韵,荷盘盛果近儿嬉。 人情上下鸥在水,世事纷纭蛛挂丝。 已约青山同晚节,一杯当釂莫牢辞。 |
| 乘槎天上客,脱帽酒中仙。 谈笑非俗韵,欢欣忘我年。 浩歌轻白雪,密意得青莲。 诗就西楼月,留为好事传。 |
| 南堂深处向阳身,第一东风信息真。 树冷花清无俗韵,天寒日暮有佳人。 林逋眼目才能识,何逊心情独见亲。 养就枝头金鼎实,千花陌上已成尘。 |
| 虽无适俗韵,亦有可怜香。 定自嫌朱粉,翻成点点黄。 |
| 渊明不可作,遗芳落天涯。 幽香抱孤蕊,正色敷金蕤。 眷言出俗韵,寒透方相宜。 南方十月温,不见落叶飞。 江氛与岭祲,负此傲霜姿。 向晚过微雨,月波湛明辉。 风高便觉好,独酌临东篱。 对之不须寐,要看清露滋。 |
| 邓侯牵挽政难留,六十年来亦倦游。 至竟眼高无俗韵,不因人唤始回头。 |
| 飘零洛社数遗民,诗酒当年困恶宾。 元亮本无适俗韵,孝章要是有名人。 蒜山小隐虽为客,江水西来亦带岷。 卷却西湖千顷葑,笑看鱼尾更莘莘。 |
| 苔封鹤膝枝,流水绕疏篱。 一白雪相似,独清春不知。 风流无俗韵,恬澹出天姿。 霜月娟娟夜,吾今见所思。 |
| 可人无俗韵,之子故清门。 直节豫章后,高名唯室孙。 早知文律令,还要学根原。 逆旅能频过,何妨坐达昏。 |
| 两州佳誉亚龚黄,琳馆归来道益光。 凛凛松筠非俗韵,诜诜兰玉见余芳。 梅催寒萼春初破,月满冰轮夜未央。 景物渐新人不老,年年於此醉华觞。 |
| 药苗本是山家味,茶具偏於野客宜。 敢以微诚将薄物,少资清兴入新诗。 言无俗韵精而劲,笔有神锋老更奇。 二宝收藏传百世,岂惟荣耀托当时。 |
| 古琴无俗韵,奏罢无人听。 寒松无妖花,枝下无人行。 春风十二街,轩骑不暂停。 奔车看牡丹,走马听秦筝。 众目悦芳艳,松独守其贞。 众耳喜郑卫,琴亦不改声。 怀哉二夫子,念此无自轻。 |
| 白日照清水,浅深无隐姿。 君子业高文,怀抱多正思。 砥行碧山石,结交青松枝。 碧山无转易,青松难倾移。 落落出俗韵,琅琅大雅词。 自非随氏掌,明月安能持。 千里不可倒,一返无近期。 如何非意中,良觌忽在兹。 道语必疏淡,儒风易凌迟。 愿存坚贞节,勿为霜霰欺。 |
| 云收出远林,两山不隔鸣。 层台迥出层霄外,霜还同霜月平。 修竹可人无俗韵,疏梅能事僧清。 宝遍虚空界,深夜犹闻梵呗声。 |
| 老兼贫病怯离群,细雨邮亭晓送君。 俗韵有谁歌白雪,高标真合致青云。 官居尽日勤篇翰,相业平时饱见闻。 早晚薰风生茂苑,肯来樽酒细论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