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梦初回漏未央,起闻邻笛倍凄凉。 不知何处石崖裂,忽送一声江水长。 短棹清风怀赤壁,断垣斜月隐山阳。 犹疑吹到梅花落,不见梅花空搅肠。 |
每携瘦竹身长隐,忽引文藤令颇严。 闻道将军如郤縠,不妨幕府有陶潜。 江当阔处水新涨,春到极头花倍添。 未有羽书吟自好,全提白下入诗奁。 |
楼角声残锁禁城,灯花半落夜寒生。 啼鸦井上惊风散,残雪窗前助月明。 清世莫嗟人寂寞,中年渐怯岁峥嵘。 酒杯诗卷吾家物,客裹相亲倍有情。 |
山阴兴尽晚船催,猿鹤欢迎入翠微。 为信在山名远志,便令满箧寄当归。 一床独设空诸有,三径就荒知昨非。 更赖仲容贤莫敌,竹林从此倍光辉。 |
沈郎吟处秋风老,今代何人诗斗南。 练石补天君特妙,追云逐月我何堪。 极知才倍曹丕十,不但人如汉杰三。 欲与东湖传活法,当家衣钵付谁参。 |
春雨萧萧寒食天,远行犹在楚江边。 人思故国迷残照,鸟隔深花语断烟。 薄宦未能酬壮节,良时空自感流年。 因循未学陶潜兴,长见孤云倍黯然。 |
功绩精妍世少伦,图时应倍用心神。 不知草木承何异,但见江山长带春。 云势似离岩底石,浪花如动岸边蘋。 更疑独泛渔舟者,便是其中旧隐人。 |
东粤重来倍黯然,荒村古堡暗苍烟。 山中故老无归业,水上新民未种田。 江燕春深巢树腹,野狐日落吠溪边。 东风那管乱离事,草色藤花似往年。 |
衰柳疏松对夕阳,老来秋思倍堪伤。 已无上苑千葩秀,僅有东篱一捻黄。 细诵佳章排宿恨,旋呼村酒纵诗狂。 西风策马能过我,老圃馀蔬尚未荒。 |
帘外春阴似去年,异乡寒食倍凄然。 梨花香褪空飘雪,杨柳条长不禁烟。 无处追游乘款段,谁家欢笑送秋千。 晚来走向东邻媪,乞与青灯照客眠。 |
文轩梧竹倍凄清,座拥琳瑯爽自生。 高处近天无暑气,人间此地是蓬瀛。 水涵银海月为镜,苔点瑶阶石作枰。 草木敷荣鱼鸟适,由来物物遂生成。 |
近遣司宾小吏时,寄书兼寄十篇诗。 自惭不是阳春曲,谁敢徼求作者知。 叠嶂晚登空远望,昭停别合倍相思。 夜来远有微吟兴,风动新荷月满池。 |
浪游行橐倍萧然,但有山僧送上船。 月白不堪莲社别,日高难恋竹房眠。 晓粮载少癯同鹤,秋思悲多乱似蝉。 后夜忆师空梦寐,淮城东畔寺门前。 |
去年八月哭微之,今年八月哭敦诗。 何堪老泪交流日,多是秋风摇落时。 泣罢几回深自念,情来一倍苦相思。 同年同病同心事,除却苏州更是谁? |
风透疏帘月满庭,倚栏无事倍伤情。 烟垂柳带织腰软,露滴花房怨脸明。 愁逐野云销不尽,情随春浪去难平。 幽窗谩结相思梦,欲化西园蝶未成。 |
潮阳南去倍长沙,恋阙那堪又忆家。 心讶愁来惟贮火,眼知别后自添花。 商颜暮雪逢人少,邓鄙春泥见驿赊。 早晚王师收海岳,普将雷雨发萌芽。 |
客中相见倍相亲,白酒黄鸡莫笑贫。 君住淮南我淮北,如何不是故乡人? |
风透疏帘月满庭,倚栏无事倍伤情。 烟垂柳带纤腰软,露滴花房怨脸明。 愁逐野云销不尽,情随春浪去难平。 幽窗谩结相思梦,欲化西园蝶未成。 |
先皇教善敞东闱,菲德承宗赖庆晖。 为感储筵惊岁月,因瞻台像驻骖騑。 楹书乍启钦遗泽,庭树重攀记旧围。 畴日学文亲政地,仰怀慈训倍依依。 |
激激霜风吹墨貂,男儿醉别气飘飘。 五湖载酒期吴客,六代成诗倍楚桥。 水荇渐青含晚意,江云初白向春娇。 前秋亦拟钱塘去,共看龙山八月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