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十年将一世论,缪悠两世见儿孙。 纷纭往事皆如梦,漫浪虚名独许存。 蚤遣候虫忧敝絮,悬知寿客笑空樽。 径芜阶叶无人扫,卧听秋风昼掩门。 |
| 秋来不见渼陂岑,千里诗盟忽重寻。 大木百围生远籁,朱弦三叹有遗音。 清风卷地收残暑,素月流天扫积阴。 欲遗何人赓绝唱,满阶桐叶候虫吟。 |
| 一雨洗空旷,肃然天地秋。 阴阳有至信,残暑逝不留。 中夜事忽变,西风延蓐收。 云雷西北来,弥漫布九州。 万生息惔焚,我疾亦已瘳。 起哦不待晓,暗步禅堂幽。 落月倾屋西,候虫鸣不休。 坐令百感集,岁晏此淹留。 |
| 白发垂肩无二毛,胸中消尽少年豪。 河倾月没夜将旦,木落草枯秋已高。 窗下灯残候虫语,墙隅栖冷老鸡号。 曲肱不复更成寐,起视寒空如断鳌。 |
| 商飚忽在序,候虫凄以鸣。 岁律念向晚,崦嵫逼于征。 已叹日月疾,但觉须鬓狞。 搔首欲何为,松篁助秋声。 |
| 爽砧应秋律,繁杵含凄风。 一一远相续,家家音不同。 户庭凝露清,伴侣明月中。 长裾委襞积,轻珮垂璁珑。 汗余衫更馥,钿移麝半空。 报寒惊边雁,促思闻候虫。 天狼正芒角,虎落定相攻。 盈箧寄何处,征人如转蓬。 |
| 雁声砧杵霜满洲,高桅大舶行情秋。 长安白日误双鬓,故国青山明两眸。 前宵大江半归壑,来岁候虫已坏宅。 无踪天马常往还,不信人间有终屈。 |
| 三星参差露沾湿。 弦悲管清月将入。 寒光萧条候虫急。 荆王流叹楚妃泣。 红颜难长时易戢。 凝华结藻久延立。 非君之故岂安集。 |
| 水注横塘藻荇香,候虫唧唧满空廊。 风前落叶纷可扫,天际疏星森有芒。 夜漏渐长愁少睡,秋衣未制怯新凉。 明朝却有欣然处,写得黄庭又几行。 |
| 秋夜不可奈,孤灯耿残书。 书中何所陈,兴亡鉴贤愚。 心兵忽森起,掩卷长嗟吁。 童子问我言,自古夫何如。 小人计目前,君子思远图。 双髀骨已满,揽镜犹故吾。 跼蹐蚁封里,负此六尺躯。 投桃勿复道,候虫吊风梧。 |
| 修竹齐高树,书斋竹树中。 四时无夏气,三伏有秋风。 黑处巢幽鸟,阴来叫候虫。 窗西太白雪,万仞在遥空。 |
| 霜後藜枯无可羹,饥吟长作候虫声。 藏神上诉天应泣,支赐江蓠与杜蘅。 |
| 远地书邮绝,长年属望劳。 要期亲帚柄,宁惮学舟操。 愧守藩篱小,难窥墙仞高。 秋风满天地,不废候虫号。 |
| 东坡议举子,有类候虫鸣。 退之讥诗人,谓作苍蝇声。 制策直而核,聊句新且清。 自作复自讥,持论终未平。 无人解此意,起我怀古情。 |
| 白昼雷驱风入城,艳阳天气太阴生。 方看云墨浓翻汁,俄骇天河倒泻声。 布谷殷勤休劝客,添丁长大即归耕。 落南少有知音者,且与候虫相对鸣。 |
| 雨洗秋容淡,江含雾气深。 候虫依井径,归燕拂檐阴。 庾信江南赋,灵均泽畔吟。 正愁闻古调,讽诵重兼金。 ¤ |
| 暗云泼雨土生香,不假琮黄与璧苍。 天道从来关感应,人閒此际换炎凉。 青灯可近聊凭案,缃帙堪翻谩启箱。 窗外候虫声更急,坐看斜月照堂皇。 |
| 月澹蓬门掩候虫,穷通何必问天工。 茶烹粟面粉纷纷白。 灯吐花心灼灼红。 屡改新吟添砚水,密翻旧稿护窗风。 相逢莫道庞公老,览镜先惭似老翁。 |
| 静默两家茅舍。 特地月明狼藉。 不管候虫吟,高枕北窗清夜。 清夜。 清夜。 凉似樊川水榭。 |
| 一夕绕山秋,香露溘蒙菉。 新桥倚云阪,候虫嘶露朴。 洛南今已远,越衾谁为熟。 石气何凄凄,老莎如短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