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到处啼莺倚棹歌,客怀偏向布帆多。 黄云飞尽天如洗,鳌背山前万顷波。 |
| 倚棹秋光对碧峰,露香倾下木芙蓉。 西林月白东林晓,两处敲残百八钟。 |
| 篷底茶香午梦醒,大江风急正扬舲。 浪花作雨汀烟湿,沙鸟迎人水气腥。 三国旧愁春草碧,六朝遗恨晚山青。 不知别后东湖上,谁爱菱歌倚棹听。 |
| 上日风清烟霭收,长洲新水绿悠悠。 春回树色流莺乱,寒入花枝翡翠愁。 吴地月明人倚棹,江村笛好晚登楼。 归鸿不待天涯暖,早折红梅寄陇头。 |
| 西风倚棹问归程,诗酒应多慰别情。 黄叶疏钟溪上寺,白云孤角海边城。 鸥飞烟渚连秋色,雁下寒塘起暮声。 回首天涯嗟落莫,夕阳归路万山晴。 |
| 水宿屡迁次,寒深霜染衾。 孤征惮早起,半醉喜微吟。 舟子每相谑,渔人时见寻。 悠悠客途里,倚棹看秋阴。 |
| 倚棹待幽客,萧萧风满林。 遥知云尽处,犹隔洞门阴。 岸静渚花落,溪闲山鸟吟。 真成独往趣,自入武陵深。 |
| 逢一疏林酒一行,侍儿亲倚棹歌声。 昔闻海水如天远,谁放山花似火明。 烟外孤帆风正驶,苔中欹枕梦初醒。 细看斗笠非难制,莫遣乌纱累此生。 |
| 倚棹寒江照白头,看山不尽且迟留。 无人为写琵琶恨,自拨鹍弦过小洲。 |
| 溪上梅花玉作林,溪边茅屋苦寒侵。 孤山倚棹逢诗兴,颍水移家见客心。 日暖渔歌来浦溆,雪晴花色上衣襟。 风尘拥传劳为郡,时向沧洲寄一吟。 |
| 上方高处共扪萝,落木空山雨满蓑。 野寺推门黄叶乱,湖亭倚棹白云多。 向来行乐成陈梦,别后离愁绕绿波。 满纸新诗更清省,令人相对忆阴何。 |
| 东风袅袅泛鸥波,倚棹汀洲近薜萝。 江上流莺疏雨歇,天涯芳草落花多。 暮云尚隔苍梧野,秋兴空怀《白苎歌》。 离别不堪频怅望,美人南国意如何。 |
| 潇潇南下路漫漫,薄暮归来倚棹看。 疏雨淡烟秋一片,满江飞翠湿衣寒。 |
| ...相射。 渔翁独酌寒江滨,顷刻琼瑶飞满身。 得鱼醉唱湖南曲,款乃一声天地春。 有时倚棹弄长笛,洞庭景物清无敌。 中流迢递望君山,但见遥空耸银壁。 |
| 郭外西风片雨晴,灯前倚棹百壶清。 纤纤初月生寒细,淅淅残潮到晓平。 旅病祇悬遥夕梦,送归还上小山行。 共知别后嵇康懒,况隔衡阳少雁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