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成便趁赤松游,未必神仙事可求。 想得当时重借箸,为君谋了为身谋。 |
饮者怜渠有典刑,见渠借箸眼偏青。 平生开口不论事,晚岁搜肠求独醒。 |
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 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剑不西巡。 牧羊驱马虽戎服,白发丹心尽汉臣。 唯有凉州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。 |
湖滨别去五经秋,喜得閒居无悔尤。 华藻不因焚砚弃,功名直待盖棺休。 北山何假移文檄,西事犹堪借箸筹。 四海茫茫才思竟,如君尚向古人求。 |
丈夫策定在吴钩,浪把桥门作胜游。 采笔误人随骥尾,锦标还我占鳌头号。 关山梦寐三千里,竹帛功名四十秋。 安得九重容借箸,尽将军国为前筹。 |
江边胡虏年年盛,借箸应须为扫除。 闻道汉皇方仄席,不因词赋召相如。 |
借箸从容汉子房,平生书奏几封囊。 少辞天上风云会,便觉壶中岁月长。 调鼎望公非一日,草玄与我见诸郎。 云何整顿乾坤手,漫隔三年鵷鹭行。 |
张良更姓记桥住。 夜待旦遇个师父。 一编书不为封留,字字咸阳膏雨。 借箸筹灭项兴刘,到底学神仙去。 待商山西皓还山,再不恋人间险处。 |
鄱阳江上是瀛洲,中有神仙暂此游。 明月襟怀民善颂,浮云喜怒我无留。 蟠桃一熟三千岁,玉陛重瞻十二旒。 谙尽民情并世道,从容借箸属君侯。 |
狙击岂良图,命几危博浪。 既受黄石书,颠秦而蹶项。 报韩志已酬,兴汉车仍赞。 历陈借箸计,潜消刻印患。 定封谋遂寝,立嫡计莫尚。 转危以为安,其易犹反掌。 万钟谁不怀,裂土人所望。 何勃身亦系,韩彭国随丧。 驾言仙与游,高风巢许上。 |
布石行山磵,云封竹洞名。 照池传古貌,借箸数同庚。 禽斗巢几覆,蛛闲纲半成。 冬深犹见菊,还忆晋渊明。 |
渭城杨柳已青青,强驻行人听渭城。 不问使车归路远,且从樽酒满杯倾。 相逢洮塞休兵后,此去秦川照眼明。 若立螭头前借箸,且教充国事春耕。 |
冠豸英风传至今,於时早已望商霖。 挂帆鲸浪朝天日,借箸龙墀许国心。 帝渥洊颁廉陛远,边声初断塞垣深。 不须更诵蒸民句,处处儿童尽好音。 |
五鼓声深晓色回,北驰马首望燕台。 旧趋武帐清光近,新会仙山秘典开。 人惜憩棠余爱远,帝忻借箸密谋来。 边城消尽还兵喜,谁敌阳关决胜才。 |
羽檄分兵控上流,时传烽火过邻州。 楼船半渡旌旗晓,胡马欲来江汉秋。 淝水投鞭真流语,幄中借箸有奇谋。 吾儒雅有康时意,不把诗轻万户侯。 |
子房天授汉,不战道忧尊。 秘法盈编受,危机借箸论。 避封昭止足,辟穀厌尘喧。 莫讶萧规茂,從容有绪言。 |
玉肌铅粉傲秋霜。 准拟凤呼凰。 伶伦不见,清香未吐,且糠秕吹扬。 到处成双君独只,空无数、烂文章。 一点香檀,谁能借箸,无复似张良。 |
乌银玉质金石声,见火忽学爆竹鸣。 腷腷膞膞久不停,白日坐上飞繁星。 不知何怒泄不平,不知何喜唧唧吟。 待渠自静勿与争,切莫借箸怒复生。 到渠缄口两耳热,铜鉼在旁却饶舌。 |
貔貅十万阵堂堂,自古安危系朔方。 东下鼓鼙连碣石,西来亭障是河隍。 分兵久戍劳充国,借箸前筹赖子房。 闻道暂留诸部落,拔营今已遁遐荒。 ¤ |
向来借箸在筹帷,今趣魁缠入太微。 汉郡奚劳汲生守,洛人喜见范公归。 要持真是明公论,莫急同心济事机。 见说九重勤侧席,细陈长策慰宵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