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人言禹时柏,是否何必研。 要知是古物,少亦逾千年。 盘盘九龙子,脊尾何蜿蜒。 疏髯挟雷雨,瘦骨含风烟。 居然负世望,淡苦依老禅。 纷披苔藓中,偃息鱼鼓边。 不知忆万人,饥饿长呼天。 我欲笺上帝,六丁呼使前。 九龙分九州,各值所治田。 膏泽皆要足,阴晴无敢愆。 如此岂不善,天心应谓然。 |
| 閒人了无营,偃卧常至午。 暖日到床前,落叶满篱户。 或时散幽步,东冈复西坞。 誓此毕余龄,青山不相负。 |
| 春江不可渡,二月已风涛。 舟楫欹斜疾,鱼龙偃卧高。 渚花兼素锦,汀草乱青袍。 戏问垂纶客,悠悠见汝曹。 |
| 抛却羊裘入汉庭,偶然偃卧两忘形。 先生无处可伸足,太史何烦奏客星。 |
| 隐几荒斋寂,深知偃卧情。 新方随药简,久病喜秋清。 掩径流云色,穿林响叶声。 无人见惆怅,白发一重生。 |
| 玉丽不盈把,德辉照四邻。 段生日偃卧,乃能蕃卫君。 浇风薄士节,自碎明月珍。 求蝉贵明火,俯仰怀古人。 ¤ |
| 乔木万馀株,清流贯其中。 前临大川口,豁达来长风。 涟漪涵白沙,素鲔如游空。 偃卧盘石上,翻涛沃微躬。 漱流复濯足,前对钓鱼翁。 贪饵凡几许,徒思莲叶东。 |
| 居人忘岁年,忽闻寒风发。 晓起衣裳单,呼儿理新袷。 香粳应时刈,坏室初置臿。 一饱仍偃卧,山中意已洽。 |
| 行行溪水边,镜碧不可唾。 安知有沫流,草木多偃卧。 潭鸟瞥复没,滩沙净如簸。 不独荆州民,居险颈瘿大。 |
| 客邸当良夜,观空在一庭。 月为片水白,云作断涯青。 砌合丛边露,墙过竹里萤。 北窗时偃卧,风起自泠泠。 |
| 独居无与往,况此阴雨天。 起来复何有,诗书散我前。 偃卧一榻上,读书疲复眠。 经纶负夙志,跌荡穷吾年。 |
|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,高皇旧臣多富贵。 天子垂衣方晏如,庙堂拱手无馀议。 苍生偃卧休征战,露台百金以为费。 田舍老翁不出门,洛阳少年莫论事。 |
| 乔木万余株。 清流贯其中。 前临大川口。 豁达来长风。 涟漪涵白沙。 素鲔如游空。 偃卧盘石上。 翻涛沃微躬。 漱流复濯足。 前对钓鱼翁。 贪饵凡几许。 徒思莲叶东。 |
| 结构何峰是,喧闲此地分。 石梁高泻月,樵路细侵云。 偃卧蛟螭室,希夷鸟兽群。 近知西岭上,玉管有时闻。 |
| 饮冰食蘖坐穷阎,旋觉星星上鬓髯。 百尺楼中从偃卧,五侯门下任暄炎。 寒花最爱香来晚,倒蔗须教末见甜。 寿相谁知三甲异,新年愿得一丁添。 |
| 趋走与偃卧,去就自殊分。 当窗一重树,上有万里云。 离披不相顾,仿佛类人群。 友生去更远,来书绝如焚。 蝉吟我为听,我歌蝉岂闻。 岁暮傥旋归,晤言桂氛氲。 |
| 今夕少愉乐,起坐开清尊。 举觞酹先酒,为我驱忧烦。 须臾心自殊,顿觉天地暄。 连山变幽晦,绿水函晏温。 蔼蔼南郭门,树木一何繁。 清阴可自庇,竟夕闻佳言。 尽醉无复辞,偃卧有芳荪。 彼哉晋楚富,此道未必存。 |
| 夏木岂无阴,古井亦有泉。 阴疏仅自庇,泉苦得永年。 羲黄世辽邈,畴与论自然。 稍喜禾稼成,藜藿比醲鲜。 浮生能几许,沉郁贵自宣。 偃卧辘轳侧,南风韵树弦。 |
| 古寺得断碣,偃卧败壁阴。 莓苔入破字,欲读不易寻。 姓字驳难辨,展转风雨侵。 尘穴夏蛙宿,草盛秋虫吟。 田夫煅可砺,老妇寒可砧。 伊非浮图家,岁月徒骎骎。 予闻岐阳鼓,篆法抵万金。 存者十止九,太息涕泗霪。 |
| 鸿都有归客,偃卧滋阳村。 轩冕无枉顾,清川照我门。 空林网夕阳,寒鸟赴荒园。 廓落时得意,怀哉莫与言。 庭前有孤鹤,欲啄常翩翻。 为我衔素书,吊彼颜与原。 二君既不朽,所以慰其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