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宫园邃傍斋宫,杨柳堤南翠几重。 四面堂虚凌上界,五层塔近压中峰。 径连湖水行幽草,廊接风亭卧偃松。 邻岸御舟空望幸,深坊长日锁飞龙。 |
| 仙坛遗迹在,苔合落花明。 绛节何年返,白云终日生。 旋新芳草色,依旧偃松声。 欲问希夷事,音尘隔上清。 |
| 萝岩山下寺,静境绝过从。 芳草二三月,碧云千万峰。 窗虚明落日,楼迥响疏钟。 恰恐重来晚,庭前记偃松。 |
| 柏偃松頫势自分,森梢古意出浮云。 如今眼暗画不得,旧有三株持赠君。 |
| 佛亦遇艰难,重兴叠废坛。 偃松枝旧折,画竹粉新干。 开讲宫娃听,抛生禁鸟餐。 钟声入帝梦,天竺化长安。 |
| 山盘江上虬龙活,殿倚云中洞府深。 钦想真风杳何在,偃松乔柏共萧森。 |
| 秋风起函谷,劲气动河山。 偃松千岭上,杂雨二陵间。 低云愁广隰,落日惨重关。 此时飘紫气,应验真人还。 |
| 商气飒已来,岁华又虚掷。 朝云藏奇峰,暮雨洒疏滴。 几蜩嘿凉叶,数蛩思阴壁。 落日空馆中,归心远山碧。 昔人多秋感,今人何异昔。 四序驰百年,玄发坐成白。 喧喧徇声利,扰扰同辙迹。 傥无世上怀,去偃松下石。 |
| 羽盖霓旌入疑霄,偃松长向古坛朝。 我来欲订金丹诀,试著枯槎上斗杓。 |
| 缓步寻佳处,林深路欲迷。 偃松披数亩,立竹漱三谿。 瀹茗凭山槛,呼灯照石梯。 轻舆空翠湿,投暝喜幽栖。 |
| 旧住赤城华顶峰,桂岩芝崦白云重。 弥天曾共习凿齿,人洛因寻陆士龙。 寒烛伴吟经臘雪,雨花开讲过晨钟。 浮沤一念归心起,本寺房前见偃松。 |
| 偃松将古墓。 年代理当深。 表柱应堪烛。 碑书欲有金。 逈坟由路毁。 荒隧受田侵。 霏霏野雾合。 昏昏陇日沉。 悬剑今何在。 风杨空自吟。 |
| 禾黍离离一径通,游人揽辔即过從。 趁齐绸缎鸟闻疏磬,出定高僧见偃松。 夜静翕灯凝古殿,雨馀岩溜迸前峰。 昔年曾此题名处,素壁欹斜翠藓重。 |
| 修鳞化作偃松寒,数百年閒一梦看。 何似起来云拥去,为天行雨万民欢。 |
| 不见褚公今二年,重来青眼尚依然。 偃松篇美天犹和,正殿班清人孰先。 今日赤墀烦暂立,他年黄阁径须仙。 白头宾客无聊甚,只待吹嘘送上天。 |
| 双偃松何似,螺文结数遭。 清声虽竞发,寒影不相高。 对客圆分盖,孤禅翠滴袍。 若教图画得,争奈有萧搔。 |
| 公为逐客向何州,我亦求家赋远游。 邂逅二林成晤赏,寂寥千古想风流。 玉锵溪堰凉吹榻,盖偃松萝翠满楼。 明日分携重回首,庐峰空见紫烟浮。 |
| 晓衢初日动游人,叠嶂回溪绿黛新,自偃松篁如唤客,后开桃李尚留春。 笑谈怀远西山上,觞咏追时白水滨。 五马行春从此始,更驱风伯净车尘。 |
| 倦游保似雁随阳,愁绪知添几线长。 归路驿梅多未破,吟边汀芷蔼余香。 寄声鸥路旧同社,可奈鹥凫纷着行。 乞与东风一吹送,偃松犹及共流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