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人兄弟三人在,独立他州信汝贤。 直使无情如槁木,忍看垂泪念南迁。 从今依旧歌泉水,何物偏宜寄谪仙。 美酒年年须百瓮,好从南海使乘船。 |
十五胡姬玉雪姿,深冬校猎出郊时。 海青帽暖无风冷,鬒发偏宜打练椎。 |
逃暑偏宜竹,观云更有台。 双星天上会,二妙日南来。 露逼枫林老,凉催菊蕊开。 白头甘抱拙,那望鹊桥回。 |
红叶填松径,清溪绕竹林。 西风双鬓老,落日半窗阴。 坏衲偏宜厚,幽居不厌深。 竺仙遗偈在,展卷且高吟。 |
暖积龙池绿,晴连御苑春。 迎风茎未偃,裛露色犹新。 苒苒分阶砌,离离杂荇蘋。 细丛依远渚,疏影落轻沦。 迟引萦花蝶,偏宜拾翠人。 那怜献赋者,惆怅惜兹辰。 |
天上威仪地岂知,六花寒路夜偏宜。 半空环佩朝元罢,满地珠玑按舞时。 簌簌初随风更急,萧萧却杂霰俱迟。 房公松竹分清俗,除却天声总未奇。 |
拟岘台前新水盈,凭高廓落尽秋声。 地藏炎热乘阳极,人善忧思感气清。 四运偏宜伤宋玉,五悲犹复类卢生。 缠蚕处茧纷相似,欲学冲虚一魄营。 |
南轩梅雨晚来频,雨霁轩清尽可人。 不著东山双屐齿,偏宜渭水一丝纶。 愁中托酒无辞醉,梦里看花莫认真。 行乐随时吾事耳,乾坤何地不容身。 |
平望陂湖一望平,当年地志岂虚名。 微茫远树山同出,破碎层云日斗明。 更著百千寒雁叫,偏宜三四旅帆征。 疎帘揭起从风入,要洗频年郁滞情。 |
百尺丰堂汶水滨,鲁侯清燕此逡巡。 溪寒素砾偏宜月,壁莹黄金不受尘。 引客笙歌行处是,赏心花木四时新。 未应久作林泉生,天子今思旧学臣。 |
鼓声将绝月斜痕,园外闲坊半掩门。 池里红莲凝白露,苑中青草伴黄昏。 林塘阒寂偏宜夜,烟火稀疏便似村。 大抵世间幽独景,最关诗思与离魂。 |
一溪拖碧绕崔嵬,瓶钵偏宜向此隈。 农罢树阴黄犊卧,斋时山下白衣来。 松多往日门人种,路是前朝释子开。 三卷贝多金粟语,可能心炼得成灰。 |
白发书生不自珍,天涯又作宦游身。 溪桥烟淡偏宜晚,野寺花迟未觉春。 日暖登山思谢屐,病余漉酒负陶巾。 茹芝却粒平生事,回首岩扉一怆神。 |
日出吴山敛雾苍,平桡十里下横塘。 弄春草色偏宜远,绕竹溪流不觉长。 一坞人烟自花柳,千畦麦菜间青黄。 不因出郭供人事,负却风光二月强。 |
浅黄拂拂小鹅雏,色好从来说雍酥。 花草偏宜女儿手,缄封枉八野人厨。 细涂麦饼珍无敌,杂炼猪肪术最迂。 脔肉便知全鼎味,它时不用识醍醐。 |
山中长卧万峰霞,溪上将乘八月槎。 花重稻茎呈稔岁,篱清槿叶住贫家。 性迂有喜疏骖御,伴少偏宜趁鹭沙。 文字癖除行李省,尚余残箧贮《南华》。 |
无计遮留岁月残,颇惊节物愧才悭。 可人腊雪偏宜处,屈指春风未到间。 犹得微吟供午枕,不须高卧闭晨关。 晚业碎玉零珠后,已老苏州一半山。 |
楚人自古登临恨,暂到愁肠已九回。 万树苍烟三峡暗,满川明月一猿哀。 非乡况复惊残岁,慰客偏宜把酒杯。 行见江山且吟咏,不因迁谪岂能来。 |
煮酒开时日正长,山家随分答年光。 梅青巧配吴盐白,笋美偏宜蜀豉香。 风暖紧催蚕上簇,雨余闲看稻移秧。 老夫见事真成晚,浪走人间两鬓霜。 |
卜书弥文卜放迟,前人明训后人师。 海棠不守春秋法,高烛偏宜照睡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