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佛前香印废晨烧,金锡当门照寂寥。 童子不知师病困,报风吹折好芭蕉。 |
| 行过横烟杳霭中,低低茆舍绕蒿蓬。 譍门见客僧如鹿,席地围炉火自红。 隙壁射床千里月,破窗吟纸一川风。 仆夫密劝休安枕,闻道穿窬是主翁。 |
| 芳蕤何茜绚,尤物真旖旎。 五叶映雕栏,三桠骈粉蕊。 妍分春月魄,香彻肌骨髓。 壁观艳成魔,鹤林神作祟。 岂特梅可簪,殊胜麝多忌。 野藋与戎葵,犹堪解其秽。 |
| 囊空如客路,屋窄似僧寮。 得饭多菰米,烹蔬半药苗。 草生初失径,笋放欲干霄。 不道弓旌误,虞人自畏招。 |
| 野草沿庭砌,清闲日掩扉。 晚凉疎雨过,落叶觉蝉稀。 天籁自鸣竹,砧声谁捣衣。 僧寮不过此,何必扣玄机。 |
| 东西相望两湖桥,来往无时一画桡。 买酒每寻村市步,煮蔬时就野僧寮。 |
| 僧寮便坐卧,触目兴何穷。 庭竹留斜日,瓶花怯晚风。 分无依宝社,心已脱尘笼。 回首人间世,枯荣一梦中。 |
| 中外衣冠盛,流传识后凋。 声名三语掾,身世半僧寮。 宝晋书尤逸,坡仙隐可招。 梅溪残月堕,芜没旧风标。 |
| 屋上添高一把茅,密泥房壁似僧寮。 从教屋外阴风吼,卧听篱头响玉箫。 |
| 雨中曾折角,策蹇访僧寮。 待约蕉庵住,莫从莲社招。 清风资话柄,流水走诗瓢。 行道知何日,同携过石桥。 |
| 垂老乞骸骨,飘然辞圣朝。 竹头那足用,桐尾不禁焦。 短褐缝綀布,晨餐采药苗。 风霜征雁路,灯火衲僧寮。 陇客询安否,狸奴伴寂寥。 北窗鸣落叶,愁绝夜迢迢。 |
| 园日涉成趣,经时胡不过。 鹤迎防践稻,鱼戏欲翻荷。 儿辈知余懒,僧寮占处多。 连宵无月色,微雨湿烟萝。 |
| 稚川曾此倒灵瓢,阑上银床压甃腰。 丹气腾空知几转,神光射屋起中宵。 有茶可品春煎细,何疾能治晓汲遥。 万古仙踪应不泯,辘轳声落病僧寮。 |
| 烟萝一径入僧寮,谁冒寒风共寂寥。 柏子满庭铺柳叶,月明人影在空条。 |
| 自怜萍梗老羁孤,暂寓僧寮不用租。 九日有钱还可醉,不然萸菊酒俱无。 |
| 春半暖初回,疏雨兼和风。 新晴临晓江,万象一镜中。 策杖访僧寮,披榛小径通。 梵音令人静,世事皆楚弓。 ¤ |
| 客中听雨况僧寮,尽日无人访寂寥。 一枕秋声供痛快,隔窗风里有芭蕉。 |
| 翳然一片雨,远沐脊山青。 举棹兴方属,引觞歌莫停。 林钟去杳杳,川火来荧荧。 坐待月轮出,僧寮犹未扃。 |
| 晓色熹微麦陇间,杖藜徐步扣禅关。 两浇水足东西堰,一抹云收南北田。 仕路驰驱惊岁晚,僧寮燕坐觉身閒。 故园早办归来计,莫待星霜满鬓斑。 |
| 神龙一去渺无踪,落日孤云为惨容。 溪绕练光秋更白,黛横山色晚尤浓。 细看风物曾经眼,深达根源自点胸。 寄宿僧寮清不寐,一轮明月挂枯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