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欲晓江头杖策徐,一峰西去众峰趋。 不知林里犹僧寺,少立忽闻敲木鱼。 |
| 松阴迷草径,缓步曳吟筇。 秋鹤有仙意,寒花无冶容。 渔洲烟浦笛,僧寺夕阳钟。 回首来时路,白云深几重。 |
| 东风镇日倚阑干,浅红深绿取次攀。 麦陇浪翻袍色绿,花钿风卷锦纹斑。 依林僧寺青山绕,倚竹人家绿水环。 趁取春光未狼藉,不嫌日日到花间。 |
| 堰未抵长河,先从古县过。 诗舟寻旧岸,酒市鬻新歌。 傍水人家密,依山僧寺多。 夷犹观未足,无柰月明何。 |
| 何处相逢万事忙,卓家楼上百淘香。 明朝渐近山僧寺,更为残花醉一场。 |
| 何处相逢万事忙,卓家楼上百淘香。 明朝渐近山僧寺,更为残花醉一场。 |
| 晚滩如雪起沙鸥,咫尺姑苏亦胜游。 逸势泻归沧海远,冷声分作太湖秋。 葑田几处连僧寺,橘岸谁家对驿楼。 鲁望不存无可语,片帆中夜渡清流。 |
| 畲田过雨小溪浑,远近云峰互吐吞。 殊俗易昏三里雾,阳崖忽露一家村。 桂花香里寻僧寺,榕叶阴中掩县门。 井税未输兵四后,心勤抚字且休论。 |
| 雪深山路滑于苔,自跨青驴得得来。 为是仙翁诗帖报,鹿场僧寺鲜莓开。 |
| 十二门中寺,诗僧寺独幽。 多年松色别,后夜磬声秋。 见世虑皆尽,来生事更修。 终须执瓶钵,相逐入牛头。 |
| 好是东湖近物华,微吟去路亦何赊。 两堤柳影澹台墓,十里荷香孺子家。 淡淡烟笼僧寺静,飘飘风飐酒旗斜。 重来徒倚阑干久,天末残阳噪暮鸦。 |
| 岁暮将何适,三山烟雨边。 日明知海气,云尽识江天。 古树开僧寺,寒潮荡客船。 登临殊有意,濡足祗堪怜。 |
| 偶植忘形友,田间步晚清。 四围山木合,一片夕阳明。 倚杖数归翮,隔溪闻唤声。 行来僧寺歇,又得问无生。 |
| 地与崆峒接,中多隐者韬。 山腰僧寺小,水口古榕高。 粗石草木瘦,细民衣食劳。 予来无一事,吟荇补离骚。 |
| 窗含野色入平吞,极目渔樵江上村。 流出异香花堰水,放开老翠叶山云。 竹边僧寺鸥沙绕,柳外人家驿路分。 挂月参天蟠地脉,门前双树几斜曛。 |
| 阖闾城下柳,新种绿阴成。 树系浮江马,枝迁出谷莺。 朝家方用武,僧寺总屯兵。 犹喜湖田熟,街头米价平。 ¤ |
| 巨邑当吴北,官无接送劳。 水多归海近,城半在山高。 僧寺余庭柏,人家尽野蒿。 重游逢日暮,惆怅促回舠。 |
| 蓟丘城外访遗纵,树色烟光远更重。 飞雨过时青未了,落花残处绿还浓。 路迷南郭将三里,望断西林有数蜂。 坐久不知迟日霁,隔溪僧寺午时钟。 |
| 为看原上桑麻,小艇浮来落花。 树杪云中僧寺,溪边竹里人家。 |
| 山南山北冢累累,僧寺多承旧宅基。 兴废相仍真若此,死生常事不须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