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岳麓道林何处是,郡人遥指水西村。 儒宫佛寺俱无迹,竹树如麻暮雨昏。 |
| 双龙阙下五云新,喜见天元第一春。 邻使来输朝会玉,儒宫望拜属车尘。 囊空赤白闲边将,雨足公私快野人。 浑是升平好时节,谁将盛事勒苍珉。 |
| 美誉清名世所推,南州曾作几人师。 不迟班鬓登台省,却喜青云得路岐。 节义定高东汉士,文章须复董生时。 郡芳非久沾霖雨,且看儒宫习少仪。 |
| 君去采芹藻,那知事不同。 乾坤已易主,礼乐尚儒宫。 雨过山仍绿,春归花尽红。 悠悠圣门意,千古独清风。 |
| 名在诸生右,家经见素风。 春田休学稼,秋赋出儒宫。 别路残云湿,离情晚桂丛。 明年石渠署,应继叔孙通。 |
| 五纪栽培后,三春长育中。 灵根蟠故国,密叶荫儒宫。 患与般斤远,歌宜鲁藻同。 先儒垂意远,期此出三公。 |
| 家在浮曦江上住,胡为来此市廛中。 残杯冷炙成何味,只研孤灯盍固穷。 我本持竿钓鱼客,子缘识字入儒宫。 何当共把丝纶去,明月矶头坐晚风。 |
| 西蜀杨君子,才为博士优。 儒宫清似水,学舍不於舟。 吴地仍多潦,淮田薄有收。 虽非温饱计,足解友朋忧。 |
| 分携何必恨依依,三载无私得意归。 烟雨乍随孤棹去,鸳鸿重入九霄飞。 旧题诗句刻文石,新创儒宫在翠微。 后夜月明回首处,汀风萧飒动行衣。 |
| 几年蓬藋翳儒宫,文物新还俎豆中。 幸甚诸生初见武,欢然置酒更亲崇。 晴牧楚峤千峰雨,薰奏虞弦万籁风。 须信廉平汉循吏,可能齐鲁化蚕丛。 |
| 儒宫新创俯青溪,上挹魁躔踵旧规。 鹗荐联名充赋日,龙飞亲策采言时。 指迷承学云中路,珍重贤侯席上诗。 只有梅花知此意,东君著眼是先期。 |
| 儒宫少公事,閒坐如家居。 闭户听风雨,重读架上书。 岂无借书瓻,小酌勿用沽。 岂无苜蓿盘,园丁送喜蔬。 溪童把钓竿,时得径雨鱼。 采薇拾橡栗,视此已有余。 怀哉天地恩,不弃无用儒。 舍此将何之,狂士多迷途。 终不如归田,一蓑溪上锄。 |
| 书仙十阁壮儒宫,灵越山川实抛雄。 岫柏亚香侵几席,岩花回影入帘栊。 千秋碧锁东南竹,一水清含旦暮风。 文酒雅宜频讌集,谢家兰玉有新丛。 |
| 继圣文明举旧章,儒宫传跸驻胶庠。 地疑阙里弦歌宅,经奏周书隶古行。 遣子东夷思入学,受成西旅伫来王。 鲁侯在泮犹歌诵,盛事须刊孔子堂。 |
| 虀盐昔者谩儒宫,苇白茅黄处处同。 十载从公烦点铁,寸毫令我稍披聋。 一泓渐笑牛蹄水,万里初观羊角风。 欲反三隅嗟已矣,两行衰泪付春风。 |
| 儒宫岑寂觉春闲,仙李繁花重压栏。 碎锦不飞蒙树合,素云欹亚举枝难。 能诗此日当推谢,捧赐他年足继桓。 更约彫盘芦秋实,岂徒农艳一朝看。 |
| 吾师当几祖,说法云无空。 禅心三界外,宴坐天地中。 院静鬼神去,身与草木同。 因知护王国,满钵盛毒龙。 抖擞尘埃衣,谒师见真宗。 何必千万劫,瞬息去樊笼。 盛夏火为日,一堂十月风。 不得为弟子,名姓挂儒宫。 |
| 处世儒宫井臼贫,偶怀铜刻逐观宾。 汉家衒鬻盈千数,却用淄川牧豕人。 |
| 野老樵夫作比闾,儒宫一亩亦安居。 浇愁剩买村前酒,引睡频拈架上书。 江近云烟长到户,人稀鸟鹊自驯除。 不才已分时流弃,犹幸能延长者车。 |
| 鸡犬相闻里社同,琴书曾共客儒宫。 南楼夜醉三更月,北固秋吟万里风。 去鲁羡君勤采藻,游吴愧我尚飘蓬。 相逢便与论心曲,莫笑依然旧阿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