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八万四千偈后,更谁妙语披襟。 纫兰结佩有同心。 唤取诗翁来饮。 镂玉裁冰著句,高山流水知音。 胸中不受一尘侵。 却怕灵均独醒。 |
| 以法界印,印诸善根。 以平等印,普印诸业。 八万四千母陀臂,诸佛承我称提力。 八万四千清净眼,众生依我成正觉。 补陀岩下白花风,月照海漩三昧底。 |
| 普陀岩大圣,应身三十二。 慈悲视众生,八万四千眼。 救一切苦难,八万四千声。 依归观世音,是先得道者。 南无黄居士,具足神通力。 亦具智方便,何不自观音。 瞿唐风浪中,归命施无畏。 一人自归依,诸人皆解脱。 |
| 海岸孤绝补陀岩,有一众生圆正觉。 八万四千清净眼,见尘劳中华藏海。 八万四千母陀臂,接引有情到彼岸。 涅盘生死不二见,是则名为施无畏。 八风吹播老病死,无一众生得安稳。 心华照了十方空,即见观世音慈眼。 设欲真见观世音,金沙滩头马郎妇。 |
| 普贤身相无有二,八万四千毛孔刹。 一一毛孔一如来,一一如来一塔庙。 舍利坚固金刚身,虚空可坏此不朽。 女子陈氏报劬劳,一一塔庙一瞻礼。 满卟八万四千拜,尽诸毛孔无有遗。 所获功德不可量,正与普贤行愿等。 用严慈父及慈母,遍及法界诸有情。 永离苦海证菩提,悉得心空趣彼岸。 |
| 畏日得凉才涉惬,因秋感岁却成悲。 君看八万四千劫,只在炉熏起灭时。 |
| 走却坐禅客,移将不动尊。 世间颠倒事,八万四千门。 |
| 八万四千非一一,七金山内海滔滔。 妙高峰顶平如掌,谁把长竿钓巨鳌。 |
| 谁向鄞江立法门,育王钟鼓振朝昏。 阎浮八万四千塔,应合相推此塔尊。 |
| 八万四千毛窃裹,如来禅与祖师禅。 一回白汗俱通畅,忌口更须三十年。 |
| 溪声广长舌,山色清净身。 八万四千偈,明明举似人。 |
| 百年将底作津梁,直指心田是道场。 八万四千安乐法,只於此处{指胸}可承当。 |
| 炼铁围山作钓钩,饵悬八万四千牛。 毗卢海内閒抛下,暇蟹鱼龙尽缩头。 |
| 北山山下小庵居,佛劫仙尘只故吾。 八万四千空色界,不离一法认昆庐。 |
|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 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 |
| 年华三百六十日,尘劳八万四千门。 高眠茅屋人亦老,相对梅花灯欲昏。 静中颇窥造物意,极处是为天地根。 生菜春盘一杯酒,明朝花柳又村村。 |
| 丰年自古说来牟,四月麦熟胜秋收。 天厨送食不待求,有麪馎饦吾何忧。 安得化身为儿童,戏沙作麪可报答。 授记或为阿育王,请铸八万四千塔。 |
| 倒一说,分一节,同死同生为君决。 八万四千非凤毛,三十三人入虎穴。 别别,扰扰匆匆水里月。 |
| 四山环绕翠岧峣,想见凌晨雪未消。 八万四千修月手,不知何处琢琼瑶。 |
| 眼耳鼻舌身意,八万四千法门,昼夜放光放动。 一翳在眼,空花乱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