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叹羁栖地,谁高簿领名。 醉乡有天地,大事问公卿。 江缩龙堪蛰,山深虎自耕。 十年路傍月,犹照逐臣缨。 |
神州应东井,天府擅西秦。 双阙南山下,千门渭水滨。 公卿畏主父,宾客慕平津。 方朔何为者,虚称避世人。 |
金门白日开,行人乱如蚁。 不得公卿怜,何由取青紫。 本乏入幕才,岂能令公喜。 但抚千秋弦,一奏磻溪水。 |
乘时功易立,处下事少成。 君看萧曹才,岂若鲁两生。 贤豪志大业,举措流俗惊。 循循刀笔间,固足为公卿。 ¤ |
故人已乘赤龙去,君独羊裘钓月明。 鲁国高名悬宇宙,汉家小吏待公卿。 天回御榻星辰动,人去空台山水清。 我欲长竿数千尺,坐来东海看潮生。 |
燕京书札到吴天,总谓胡兵异昔年。 圣主河山同日月,公卿那得议南迁。 |
金符宵捧肃公卿,玉辇晨移望帝京。 花迓御旃连汉苑,云随仙仗自襄城。 天颜正位河山重,宫旨收帘日月明。 一统共瞻新政美,四垂从此罢尘惊。 ¤ |
江南正月如腊月,花开未开春尚慳。 空中白雨急飞瀑,海上黑云深抱山。 老夫闭门愁不出,十日西窗听萧瑟。 公卿鞴马五更朝,且独高眠舒我膝。 铜雀破瓦不补天,哦诗强学号风蝉。 荒村无路竹鸡唤,载酒何人寻郑虔。 白头为农计亦足,弃书耕田买黄犊。 |
论交不是路歧情,青眼争随杨柳生。 故国年华花一树,贫家尊俎酒三行。 石边流水原无味,门外青山岂必名。 却恐君归近城郭,倘将诗句落公卿。 |
长安万里堠,日日送远行。 轻车列千驷,骠骑悬双旌。 西出横门道,意气倾公卿。 铍戟夹左右,部曲联若星。 疾驱呼延塞,深入休屠城。 旄头无时落,边风旦暮惊。 刻功燕然石,受爵天子廷。 既获世间愿,复垂身后名。 借问毛锥子,区区何所营。 ¤ |
蜀严好沉冥,日食止百钱。 卜筮人所轻,久之操弥坚。 君子有所贵,乃不在当年。 百世有知音,何必钟期然。 子云大区区,誉之公卿间。 卑哉益州牧,乃欲吏高贤。 岂无王侯贵,敢见不敢言。 斯道诚两得,永为后世传。 ¤ |
丈夫于世各有营,岂为公卿以身辱。 先生汉之一布衣,千古谁堪继芳躅。 我来停舟一登跳,双台杳渺林端矗。 江水沈沈彻骨清,山光霭霭有余绿。 只此江山彼江山,严刘到今定谁属? 先生早知钓得名,拗折当年钓竿竹。 有脚但可踏青山,何必将加帝王腹。 |
我行咸阳野,但见多坟茔。 大者王与侯,小者犹公卿。 隧前无碑碣,莫得知姓名。 想当在世日,富贵臻显荣。 赏罚自其口,语出神鬼惊。 焉知百岁后,泯然无所称。 累累一抔土,仅与垲垤并。 圣否共堙没,后人为伤情。 ¤ |
天道有昼夜,动息两不争。 喜昼而悲夜,无乃非人情。 嗟余婴此患,何以处死生。 衾裯既已温,管簟有余清。 人皆乐睡乡,胡我独惺惺。 自从出门来,十卧九不宁。 夜则摇其精,昼复劳其形。 常恐大命至,奄忽道无成。 公卿是何物,性命乃可轻。 ¤ |
...秋霜。 云台功高将不收,投笔亦有书生谋。 黄金大印赐豪贵,白面岂得言封侯。 唐朝公卿集如云,平原太守名不闻。 二十四城见贼走,抗城乃是平原守。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,县吏州官各亡命。 北梁白马终日行,济上黄旗错相映。 不闻开门战,但闻开门迎。 吁嗟乎! 平原太守乐陵令。 |
晨上龙首山,徘徊望咸京。 交衢错万井,甲第连公卿。 鞍马相照曜,冠盖如云行。 扈从金宫归,赐酒银瓮盈。 前庭列驺骑,后苑罗倾城。 宠极妒心起,欢余骄气生。 田窦巧相夺,萧韩互摧倾。 快意在一时,报复延戈兵。 范雎掉柔舌,穰侯去强嬴。 宁知幽燕客,接踵夸雄鸣。 茫茫前车辙,遗迹犹未平。 胡为不自悟,坐使忧患并。 二疏独何人,... |
延秋门上乌啼霜,羯奴晓登天子床。 江头老臣泪暗滴,万乘西去关山长。 公卿相率作降虏,草间拜泣如群羊。 当时不识颜平原,岂复知有张睢阳? 孤城落日百战后,瘦马食尾人裹疮。 男儿竟为忠义死,碧血满地嗟谁藏。 贺兰不斩上方剑,英雄有恨何时忘。 千年海上见祠庙,古苔丛木秋风荒。 摩挲画壁尘网里,勇气烨烨虬须张。 巫歌《大招》客酹酒,... |
...目称而翁。 军门拾谒使者入,麾矛雪足来趋风。 儒冠自昔为人下,豪士累累走中野。 公卿半属舞刀人,尘埃谁是弹冠者。 侯门峨峨仁义存,金貂白玉多殊恩。 九逵车马若霆击,中台咳吐如春温。 丈夫风云不自致,宁能咿嚘龌龊趋华轩。 菁山先生真崛奇,文章重世光陆离。 悬黎结牜世莫识,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和者谁? 忆昔予为门下士,诸子森森并兰... |
...三梁,蛟龙盘拏抱双阙。 城中甲第更崔嵬,亲戚弟兄皆阀阅。 戚里歌钟宾客游,排门冠剑公卿谒。 生前千门与万户,死时不得一丘土。 石家游魂泣金谷,董相燃脐叹堳坞。 |
...重邃远壅蔽多,疏贱孤臣竟谁恃。 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,汉皇欣然绛灌怒。 只言旦暮即公卿,一麾却作长沙傅。 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,儒者安知丞相力。 白头不得里中卧,远徙胶西骄主国。 二公之事略无异,史策纷纷多此类。 余风积习传至今,覆辙危机在平地。 沛国迂儒不晓事,酷信丘轲泥文字。 往年抗疏婴逆鳞,赐玦归来十二春。 岂无高足据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