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相访从吾道,因缘会尔时。 龙盘馀帝宅,花界古人祠。 明月虚空色,青林大小枝。 还将经济学,来问道安师。 |
| 时平辄弃置,事迫甘前驱。 呜呼忠义臣,匪直科目儒。 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趋。 岂不寄便安,网常乃当扶。 移檄倡诸镇,奋袂躬援枹。 川决莫我回,万险栖海隅。 天乎复不济,道穷竟成俘。 一死事乃了,吾头任模糊。 悠悠讥好名,责人无已夫。 三衢有魁相,投老作尚书。 |
| 连昌宫中马为乐,一时舞马黄金络。 君王养欲臣养文,忠鲠漫多宁救药。 嗷嗷万国风中船,樯倾柂坏夫何言。 潼关莫拒范阳贼,伤哉天厩空连钱。 翠华西去遥指蜀,应念霓裳旧家曲。 六军敢怒谁敢呵,马足空污太真肉。 始皇布漆徒坚城,元海斩木徒轻兵。 驱鱼驱雀强鸇獭,乃使后世蒙佳声。 乱离每忆升平日,忽对新诗重嗟泣。 望仙花草自春秋,怊怅... |
| 正炊折脚铛安隐,无奈公文抵死催。 硬把死蛇头不得,随时之义大矣哉。 |
| 鄂州州前山顶头,上有缥缈百尺楼。 大开窗户纳宇宙,高插栏干侵斗牛。 我疑脚踏苍龙背,下瞰八方无内外。 江渚鳞差十万家,淮楚荆湖一都会。 西风吹尽庾公尘,秋影涵空动碧云。 欲识古今兴废事,细看文简李公文。 |
| 桃湖避秦之远孙,绕湖桃叶遮桃根。 父子声名动场屋,绿衫手板桃花村。 相随入南访灵迹,九日山重海深碧。 韩公文高大册印,秦系诗清小砖刻。 我已衰残书不成,有语安能为重轻。 子今自出琼瑰句,南伯南侯倒屐迎。 |
| 喜见丰姿眼倍明,从来事事胜公荣。 相望震泽三江水,便隔秦关万里情。 连茹缙绅游北阙,如公文采似东京。 举觞喜共留春住,为读新诗一座倾。 |
| 少年见公文,大类韩退之。 集古一千卷,复楷欧少师。 楷欧亦类韩,万顷定渺瀰。 于今到收敛,宁易窥涘涯。 |
| 勿叹今不第,似君殊未迟。 且归沧洲去,相送青门时。 望鸟指乡远,问人愁路疑。 敝裘沾暮雪,归棹带流澌。 严子滩复在,谢公文可追。 江皋如有信,莫不寄新诗。 |
| 长吉才狂太白颠,二公文阵势横前。 谁言后代无高手,夺得秦皇鞭鬼鞭。 |
| 落日下遥峰,荒村倦行履。 停车息茅店,安寝正鼾睡。 忽闻扣门急,云是下乡隶。 公文捧花柙,鹰隼驾声势。 良民惧官府,听之肝胆碎。 阿母出搪塞,老脚走颠踬。 小心事延款,余粮复匮。 东邻借种鸡,西舍觅芳醑。 再饭不厌饱,一饮直呼醉。 明朝怯见官,苦苦灯前跪。 使我不成眠,为渠滴清泪。 民膏日已瘠,民力日愈弊。 空怀伊尹心,何... |
| 嗟乎,吾不及识子美,诵读遗文泪如洗。 公文意气何所似,猛虎负山蛟得水。 或如秋风入松竹,或如春温煦桃李。 文章乃尔人可知,何事亨衢半途止。 定应豪气压凡夫,不学持圆媚唇齿。 孤芳独寄丛林中,安得飘风不狂起。 一杯失举强名之,包裹锋芒扼而死。 天乎天乎庸可问,如子美者使作沧浪之钓民尔。 |
| 公论归吾党,平生只故人。 近书时遣况,旧雨日相亲。 茶辍闽山贡,香分御府珍。 须公文石陛,回首霅溪滨。 |
| 映竹水田分,当山起雁群。 阳峰高对寺,阴井下通云。 雪昼唯逢鹤,花时此见君。 由来禅诵地,多有谢公文。 |
| 儿时闻公名,谓在千载前。 稍长诵公文,杂之韩杜编。 夜辄梦见公,皎若月在天,起坐三叹息,欲见亡繇缘。 忽闻高轩过,驩喜忘食眠,袖书拜辕下,此意私自怜。 道若九达衢,小智妄凿穿。 所愿瞻德容,顽固或少痊。 公不谓狂疏,屈体与周旋。 骑气动原隰,霜日明山川。 匏系不得从,瞻望抱悁悁。 画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 贱贫未即死,闻道期... |
| ...r>此兴老未衰,西日尚馀映。 风怒雷再鼓,云破天一镜。 山花下野鸟,诗题一堪命。 府公文章伯,声称耸群听。 明圾倒锦囊,非是庶所订。 岂伊彩凤鸣,而聆露鹤警。 定知谢东山,凡百易子敬。 |
| 谢公文章如虎豹,至今斑斑在儿孙。 竟陵主簿极多闻,万事不理专讨论。 涧松无心古须鬣,天球不瑑中粹温。 落笔尘沙百马奔,刻谈风霆九河翻。 胸中恢疏无怨恩,当官持廉庭不烦。 吏民欺公亦可忍,慎勿惊鱼使水浑。 汉滨耆旧今谁存,驷马高盖徒纷纷。 安知四海习凿齿,拄笏看度南山云。 |
| 我昔场屋计,夜傍读书萤。 开卷啖公文,如味五侯鲭。 今年触热来,著脚湘山青。 暗中摸索著,紫髯照天庭。 风前笑语香,陡豁病眼醒。 一日驾征车,问讯短长亭。 买酒酌别君,我歌君试听。 命薄成雌甲,字慙识一丁。 文场与宦海,从公与乞灵。 飘然舍我去,却作参商星。 我歌虽不满,民谣如轰霆。 谓公三年留,阴德满幽囹。 束缚老奸手,... |
| 谢公文章余,幽事课伐岭。 清诗如玄酒,胡乃淡而永。 得无西堂梦,春草句弥胜。 但使田野传,何须论铭鼎。 |
| 无邪公文天所赞,汩汩词源倒河汉。 一篇新出纸为贵,万国争传金可换。 晚节投荒无芥蔕,毕景著书自娱玩。 天之所宝雷电取,渠不爱惜风雨散。 两河漕僚真好事,五筦遗文尽堆案。 似闻倾盖剧推许,亲以削牍定真赝。 分传饷我枉银钩,贫室骤惊满珠贯。 无坫共推玉界尺,争求当置铁门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