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今代平塘老,前身靖节翁。 直心行杲日,清德照寒空。 乐道箪瓢外,归真躯壳中。 政应高扁墓,百世使闻风。 |
| 巴陵三载掾,太半并棠阴。 仆守濂溪训,公推靖献心。 迨更深夜箦,茹纳惜时金。 引领西山路,天风泪满襟。 |
| 平塘古君子,出处一渊明。 诗句月般好,宦情云样轻。 从教五马贵,不博几鸥轻。 满目西山恨,遥途驻隆旌。 |
| 顾予生最后,相去又临川。 欠识先生面,幸亲令子贤。 典型端有自,衣钵岂无传。 德以君家好,清修一节坚。 |
| 靖节高风去千载,至今遗响在平塘。 洗耳洗心甘绿野,濯缨濯足付沧浪。 松间月色诗千首,竹里棋声酒几觞。 正受全归无一欠,未为公憾为时伤。 |
| 经济心犹壮,清羸疾易伤。 那知两楹奠,遽失万夫望。 家有诗书积,坟无金玉藏。 谁知幅巾敛,曾佩上公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