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短日行梅岭,天门郁嵯峨。 江西万里船,归期无柰何。 | 
| 天兵十万勇如貔,正是酬恩报国时。 汴水波澜喧鼓角,隋堤杨柳拂旌旗。 前驱红旆关西将,坐间青娥赵国姬。 寄语长安旧冠盖,粗官到底是男儿。 | 
| 远山分脉发岩陬,六月虚堂客意秋。 无限寒云喷不去,有多鸣玉碎无休。 清涵锦石斑斑丽,秀吐金莲熠熠幽。 美润散分周下泽,余波还入楚江流。 | 
| 帐中草草军情变,月下旌旗乱。 褫衣推枕怆离情,远风吹下楚歌声,正三更。 抚骓欲下重相顾,艳态花无主。 手中莲锷凛秋霜,九泉归去是仙乡,恨茫茫。 | 
| 人道羲书晚乃善,讵信当年用力勤。 辛苦平生参笔诀,方塘如鉴吐春云。 我书意造本无法,不解钟张与二王。 狼藉墨池池水墨,只应掷笔斗牛旁。 | 
| 卢橘花香拂钓矶,佳人犹舞越罗衣。 三洲水浅鱼来少,五岭山高雁到稀。 客路晚依红树宿,乡关朝望白云归。 交亲不念征南吏,昨夜风帆去似飞。 | 
| 穷途欲焉往,薄暮此相投。 蟋蟀数声雨,芭蕉一寺秋。 乡关来枕畔,时事上眉头。 长叹为僧好,今逢更说愁。 | 
| 自是元台嗣,心如白屋英。 老成涵古气,清劲立平生。 孝养官居少,幽恬俗念轻。 栖栖甲子晚,谁识病渊明。 | 
| 言离洛阳日,正值春风前。 伊水矫白鹭,蜀山鸣杜鹃。 轻袍游宦去,匹马度关年。 若过君平肆,穷通可问焉。 | 
| 平时易水头,不复起边愁。 壮士去年久,寒波空自流。 临塘移鹭羽,隔戍见毡裘。 半似江南美,军和胜宴游。 | 
| 青骊渡河水,侠气动刀环。 入幕沙尘暗,临风鼓角闲。 地形通栢谷,秋色满榆关。 谁复轻儒者,难淹笔砚间。 | 
| 闻从垅坻去,垅坻多羌兵。 明月共临峡,风泉如哀筝。 志士莫忆家,将军亦儒生。 | 
| 山暝沉晴霭,江春荡夕晖。 水从螺港下,云接鹿矶飞。 雷鼓茶船众,风旗酒店稀。 黄昏入凄怆,营屋柝声微。 | 
| 北地不知春,惟看榆叶新。 岑牟多武士,玉麈重嘉宾。 野磷惊行客,烽烟入远尘。 系书沙上鴈,时寄日边人。 | 
| 帐前草草军情变。 月下旗旌乱。 褫衣推枕惜离情。 远风吹下楚歌声。 正三更。 抚鞍欲上重相顾。 艳态花无主。 手中莲萼凛秋霜。 九泉归路是仙乡。 恨茫茫。 | 
| 宣和御府皆法书,珍藏直及钟王初。 徒缘绢素少晋储,著定聊复称唐摹。 气全神王断裂余,更有数体同官奴。 百年风尘阅穹庐,回首六阁怀东都。 | 
| 新剖牙璋出护军,使车归养指江濆。 采衣楚国老莱子,白首长安万石君。 虎眼波狂征棹忽,鲈鱼鱠美寿杯醺。 东南极目无氛祲,不假横戈看阵云。 | 
| 奏牍曾蒙乙夜观,擅场文价在金銮。 貂裘岁久京尘暗,鹢路风高旅翮残。 取酒黄金都已尽,食鱼长铗更须弹。 时清水国无书檄,谁见挥毫一据鞍。 | 
| 再分符竹向淮濆,只得除书下帝阍。 不见使车随邸吏,忽传鸣马蹙都门。 丰碑未尽平生恨,哀些谁招天末魂。 木落山空风猎猎,不堪俛首奠黄昏。 | 
| 清如淮水未为佳,泉迸淮山好煮茶。 熔出玻璃开海眼,更和月露瀹春芽。 仰看绝壁一千丈,削下青琼无点瑕。 从事不浇愁肺渴,临泓带雪吸冰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