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閒花淡心事,不作春风妍。 野竹三五枝,引凉吹昼眠。 |
| 秋日凝翠岭,凉吹肃离宫。 荷疏一盖缺,树冷半帷空。 侧阵移鸿影,圆花钉菊丛。 摅怀俗尘外,高眺白云中。 |
| 林下路,水边亭。 凉吹水面散馀酲。 小藤床、随意横。 暗记得、旧时经。 翠荷闹雨做秋声。 恁时节、不怕听。 |
| 高阁临江可契心,兴来时得一登临。 山云蒲树重重合,野水汀蒲日日深。 鸦背夕阳供晚哺,蝉迎凉吹试秋吟。 倚阑尽见诸峰出,如对风流李翰林。 |
| 寂寂秋景晏,萧萧凉吹生。 闺人感寒至,一轸远人情。 嘹亮清砧动,纡徐捣杵鸣。 微茫带烟远,萧疏出林轻。 此时离居客,单眠梦亦惊。 披衣一惆怅,斜月满山城。 |
| 村园夏雨歇,众绿阴已成。 高斋掩昼寂,新蝉今始鸣。 嘈嘈断更续,嘒嘒远还轻。 响悲逐凉吹,欢谢引离情。 属耳念已集,感物襟易盈。 烦聒方自此,稍待秋林清。 |
| 三山云海几千里,十幅蒲帆挂烟水。 吴中过客莫思家,江南画船如屋里。 芦芽短短穿碧沙,船头鲤鱼吹浪花。 吴姬荡桨入城去,细雨小寒生绿纱。 我歌《水调》无人续,江上月凉吹紫竹。 春风一曲《鹧鸪》吟,花落莺啼满城绿。 |
| 湖上秋色半,经年吾始来。 系舟泊矶口,聊访垂纶台。 水光荡菰蒲,鸥鹭相与回。 沙明白石岸,日丽青霞杯。 渔父烟艇中,棹歌声相催。 片月出远空,苍茫碧云开。 北斗插波落,天河低野回。 露下凉吹生,飒然动秋怀。 杖藜谢邻叟,斗酒明当偕。 |
| 松隐静无事,松竹惟参差。 避热卧其间,绿荫回凉吹。 水云不相远,起坐常自怡。 此心益浩然,西风生桂枝。 |
| 讼庭终日静,琴鹤亦长闲。 晚树生凉吹,秋思在远山。 水穿吟阁过,苔绕印床斑。 幸有江云看,何须卜往还。 |
| 秋兴逐凉吹,飒然驱烦襟。 人悲故乡远,叶落空山深。 楚俗伤去恨,秦城稀来音。 何当返烟渭,自乐于园林。 |
| 北风忽卷热,山顶云已驰。 日影未容敛,雨脚俄骤垂。 一向得凉吹,四山横修眉。 暄寒本两陆,莫能测密移。 |
| 虑涕拥心用。 夜默发思机。 幽闺溢凉吹。 闲庭满清晖。 紫兰花已歇。 青梧叶方稀。 江上凄海戾。 汉曲惊朔霏。 发斑悟壮晚。 物谢知岁微。 临宵嗟独对。 抚赏怨情违。 踌躇空明月。 惆怅徒深帷。 |
| 凉吹从何起,中宵景象清。 漫随云叶动,高傍桂枝生。 漠漠看无际,萧萧别有声。 远吹斜汉转,低拂白榆轻。 寥泬工夫大,乾坤岁序更。 因悲远归客,长望一枝荣。 |
| 木阑干外池光阔。 午夜乔林迷岸樾。 掠船凉吹起青苹,萦水歌声欺白雪。 檀郎响趁红牙节。 胡语嘈嘈仍切切。 人生何乐似同襟,莫待骊驹声惨咽。 |
| 浮荣安可搴,高蹈何恨早。 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。 修名随风翔,嘉遯若龙矫。 栖迟二十年,匣此不世宾。 灏露团红兰,凉吹发清昊。 因知吐芳讯,慰我夙昔抱。 |
| 南薰殿阁,卷窗户新翠。 池沼十顷净,俯桥影横霓。 龟鱼自乐,潺潺螭口,流水照碧,芰荷绿满长堤。 柳烟水色,一派涟漪。 松竹阴中,细风缓引凉吹。 琴韵响,玉德凤轸,声转瑶徽。 疏襟曳履。 或行或凭几。 待饮彻、玉鼎云英,怎更有炎曦。 |
| 佛事潜通兴化门,用时斤斧莫成痕。 全机超出轮回际,一句拔除生死根。 凉吹洗磨烦袂暑,素蟾排逐夜台昏。 鹅王引饮唯醇味,水乳斯分不我浑。 |
| 高人能画山中趣,凉吹晓从天际来。 移尽此情纨扇上,人间何处有尘埃。 |
| 星屏已喜一樽俱,嗣启芳筵合郡符。 袅袅细香生玉醴,颸颸凉吹度冰壶。 锦纹眩旋明回雪,云影依微觅贯珠。 乘醉言分当卜夜,火城璧月共通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