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画阁凌虚构,遥瞻在九天。 丹楹崇壮丽,素壁绘勋贤。 霭霭浮元气,亭亭出瑞烟。 近看分百辟,远揖误群仙。 图列青云外,仪刑紫禁前。 望中空霁景,骧首几留连。 |
| 万岁千秋奉明主,坐令四海如虞唐。 一门累叶凌烟阁,功业汾阳异姓王。 |
| 前世何知后世长,老年合悔少年狂。 即今安在凌烟阁,毕竟无非审雨堂。 脚底东西南北路,樽前三万六千场。 谪仙落魄人谁识,终许诗名死后香。 |
| 两叶愁眉愁不开,独含惆怅上层台。 碧云空断雁行处,红叶已凋人未来。 塞外音书无信息,道傍车马起尘埃。 功名待寄凌烟阁,力尽辽城不肯回。 |
| 辛苦关西车骑官,几年旌节客河兰。 金泥舞虎精神暗,银缕交龙气色寒。 欲和古诗成窦锦,倍悲秋扇损齐纨。 莫劳雁足传书信,愿向凌烟阁上看。 |
| 一日无酒饮,一日意不乐。 一夜无酒饮,一夜睡不着。 后生殊未知,老人今始觉。 万卷漫读书,千金空服药。 我有一杯酒,大胜凌烟阁。 酣歌脱头巾,毛发动褒鄂。 |
| 落日残霞映绮疎,群山横翠壮规模。 登临那更添风月,唤作凌烟阁内图。 |
| 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 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。 |
| 起寨重招五百兵,等闲恢复百余城。 凌烟阁上清风起,留得将军卷世名。 |
| 慎重高鼎,宣威屡干方。 夷吾欣在晋,尚父果兴唐。 剑佩凌烟阁,笙歌逸老堂。 犹闻病乘馹,遗恨隔清光。 |
| 昔送征夫苦,今送征夫乐。 寒衣纵携去,应向归时著。 天子待功成,别造凌烟阁。 |
| 当年胆略已纵横,每见妖星气不平。 身贵早登龙尾道,功高自破鹿头城。 寻常得对论边事,委曲承恩掌内兵。 会取安西将报国,凌烟阁上大书名。 |
| 传神踪迹本来高,泽畔形容愧彩毫。 京邑功臣多伫望,凌烟阁上莫辞劳。 |
| 传神踪迹本来高,泽畔形容愧彩毫。 京邑功臣多伫望,凌烟阁上莫辞劳。 |
| 三百年间事屡危,降之人杰岂中衰。 巍巍祖烈将千岁,赫赫元功彼一时。 起义堂碑云汉丽,凌烟阁像日星垂。 藏山自篡前朝史,付与云礽百代知。 |
| 连年戍边塞,过却芳菲节。 东风气力尽,不减阴山雪。 萧条柳一株,南枝叶微发。 为带故乡情,依依藉攀折。 晚风吹碛沙,夜泪啼乡月。 凌烟阁上人,未必皆忠烈。 |
| 君恩宽逐客,万里听归来。 未上凌烟阁,先登望海台。 山为翠浪涌,湖拓碧天开。 目断飞云处,终身愧老莱。 |
| 万里关山双虎节,十年寒暑一纶巾。 忧民忧国又忧主,尽孝尽忠还尽身。 厚地血凝为琥珀,高天魂聚作星辰。 功成但在凌烟阁,如此两全能几人。 |
| 贵逼人来不自由,龙骧凤翥势难收。 满堂花醉三千客,一剑霜寒十四州。 鼓角揭天嘉气冷,风涛动地海山秋。 东南永作金天柱,谢公篇咏绮霞羞。 他年名上凌烟阁,谁羡当时万户侯。 |
| 汉代非良计,西戎世世尘。 无何求善马,不算苦生民。 外国雠虚结,中华愤莫伸。 却教为后耻,昭帝远和亲。 留名鲁连去,于世绝遗音。 尽爱聊城下,宁知沧海深。 偶然飞一箭,无事在千金。 回望凌烟阁,何人是此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