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缉茅如蜗庐,容膝才一丈。 规圆无四隅,空廓含万象。 绳床每宴坐,不与物俯仰。 惟许岁寒君,虚心环几杖。 |
| 前筹初见翊元枢,何事扁舟泛五湖。 脱屣红尘谁肯办,挂冠黑发世应无。 原陪几杖登南阜,遥想氛埃暗北区。 晚节功名端不免,云台依旧矗天都。 |
| 信道虽常尔,知人乃独亨。 书林身老大,谏纸字攲倾。 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。 保全天子圣,几杖送余生。 |
| 好风入修篁,槁叶舞而堕。 断续一蛩吟,高下双蝶过。 冻樾午阴圆,静极成痴坐。 老便几杖供,慵废诵弦课。 蒲团软易暖,因来百骸惰。 四傍无人声,谁惊短梦破。 |
| 颇忆高人相与閒,扁舟谁与趣公还。 杯行欸乃歌声底,客坐参差帆影间。 多病扶携新几杖,平生契好旧湖山。 未容月转各分手,醉语狂吟下碧湾。 |
| 道义曾无间,因依遂有连。 旋闻新雨露,亟返旧林泉。 父老门庭下,儿孙几杖前。 不令成比段,泣涕问苍天。 |
| 谁学陶朱去,梅花古戍旁。 平生疎几杖,哀曲损肝肠。 稚子青衿隽,东床绿袖长。 四更笳鼓动,月白水茫茫。 |
| 屈指依稀十五年,鸾台秘阁位相悬。 分飞淮甸雁行断,重见江楼蟾影圆,滞迹未偕朝北阙,高才方命入西川。 愿君通理须还早,拜庆慈亲几杖前。 |
| 屈指依稀十五年,鸾台秘阁位相悬。 分飞淮甸雁行断,重见江楼蟾影圆。 滞迹未偕朝北阙,高才方命入西川。 愿君通理须还早,拜庆慈亲几杖前。 |
| 主人爱客客留连,敢比荆州遇仲宣。 亲奉绮谈逾十日,空莲清梦隔三年。 未能轻去田园乐,那得长居几杖前。 真约赏音无几个,故庆感激易潸然。 |
| 欢息朝延记忆疏,未闻平子赋闲居。 穷经岂但论糟粕,乐道宁能逐腐馀。 已觉烟霞亲几杖,不教尘土污簪裾。 客来强志谈名理,寂寞茅斋尽日虚。 |
| 吴中尝旧固无多,底事年来病作魔。 无妄那知能召疾,蹈仁谁谓反伤和。 阻操几杖候安否,宜遣音书问若何。 不药行将致康复,铜人公可手摩挲。 |
| 故老复谁在,此邦嗟至今。 文章千古事,忠孝一生心。 客散门庭寂,尘留几杖深。 莆人颂遗爱,南望泪横襟。 |
| 仿昔刃强际,频趋几杖前。 交游推上行,礼遇辱忘年。 木落鸡笼坂,风酸薤露篇。 空余两行泪,飘洒对新阡。 |
| 梅公山色近庭除,胜日供公几杖余。 千古谩传栖迹地,当年谁忆爱君书。 丹心炯炯元无间,白发星星不用鉏。 待得斯民俱奠枕,归来端亦爱吾庐。 |
| 社稷疲奔命,乾坤服至诚。 扶持三蜀在,出入两朝荣。 豕犬有遗恨,麒麟空复情。 家声隤已尽,国法用犹轻。 成季翻无后,花卿浪得名。 门庭黄鸟语,几杖绿苔生。 威福何偏重,精神恐不平。 无几蒙世立,凡百慎持盈。 |
| 敝屋如燕巢,岁岁添泥土。 泥多暂完洁,屋老终难固。 况复非吾庐,聊尔避风雨。 图书易新幌,几杖移故处。 宵眠不择安,鼻息若炊釜。 儿孙喜相告,定省便蚤莫。 我生溪山间,弱冠衡茅住。 生来乏华屋,所至辄成趣。 苦恨无囊金,莫克偿地主。 投老付天公,著身岂无所。 |
| 置器功成佚退身,故园南望整车茵。 青冥直上无余事,白首归来有几人。 门外离筵晴日晓,江边行路杂花春。 橐金均散心如水,冢树重攀泪满巾。 杯酒相逢耆旧少,山川不改岁华新。 从公几杖何由去,更祝千年比大椿。 |
| 史观郎闱得谢归,桓桓筋力未全衰。 园林笑傲笙歌拥,山水追寻几杖随。 尺牍百封虚有意,文章十帙更传谁。 余花自出藏春坞,一点青灯照繐帷。 |
| 功名不独世推降,五福天钟更少双。 倚注即看宣几杖,休闲唯待让旌幢。 家园到想倾金箧,御宴迎应倒玉缸。 重过嵩山定回首,白云深锁旧吟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