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古有凫鹥诗,喜物游太平。 今见凫鹥亭。 夜安洲渚棲,书无罗风惊。 群嬉固俦匹,适意相飞鸣。 春风藻荇稠,夜雨波澜清。 特以王泽深,遂此微物生。 飞甍枕榛台,缭绕寒芜城。 府目瞰清泚,日羡凫鹥情。 自惟县令暇,朝夕亲编氓。 土瘠民半馁,役频民少宁。 嗟尔多蹙迫,岂与凫鷖并。 我心徒尔嗟,奈何存典刑。 尔劳悯以恕,匀重移之轻。 | 
| 两载春风客,翩翩忆旧栖。 林深喧鸟雀,水暖乱凫鹥。 到处宜倾榼,逢人数杖藜。 荷花难负约,飞语报云溪。 | 
| 挈榼吾何往,閒临积水边。 晚红看落日,春碧爱晴川。 蜂蝶低窥酒,凫鹥狎近船。 平生五湖兴,见此一欣然。 | 
| 繁弦疑渌水,叠鼓掺渔阳。 风结舞初急,尘飞歌正长。 凫鹥争上下,栋宇为低昂。 太守且安坐,新声未遽央。 | 
| 冰销玉液凫鹥喜,日暖宜春草木长。 忠厚家风传八叶,太平光景接三王。 | 
| 平湖渺渺澄寒水,孤舟静泛清光里。 却惭未是狎鸥人,处处凫鹥尽惊起。 | 
| 杨柳蒹葭覆水滨,徘徊南望倚阑频。 年光似鸟翩翩过,世事如棋局局新。 岚积远山秋气象,月生高阁夜精神。 惊飞一阵凫鹥起,莲叶舟中把钓人。 | 
| 山绕象耳北,堰横龙爪西。 遥瞻蜀玉垒,不减汉金堤。 未合三江水,仍通百社溪。 春流已可爱,散乱浴凫鹥。 | 
| 长江滚滚来无尽,顺流逆挽纷成阵。 谁令转侧入漕河,舟似凫鹥亦难进。 长江漕河唇齿间,去留异态空浩叹。 孰能稍激长江水,顾使漕河舟亦起。 | 
| 白沙素石净无泥,橘刺藤梢已不迷。 牛放远山连雁鹜,蛙鸣废沼下凫鹥。 终年去国空弹铗,尽日看云且杖藜。 久客诸侯成底事,幸逢宽政免推挤。 | 
| 学诗莫学晚唐诗,学得晚唐非盛时。 愿把凫鹥和既醉,翻腾韵语作今诗。 | 
| 一篙春水滑无声,一叶轻舟过短亭。 飞蔼晚楼迷紫翠,夕阳孤塔认丹青。 怀人远折三花树,何日相携双玉瓶。 欲唤渔郎问风色,凫鹥飞处酒初醒。 | 
| 湖畔难寻使者麾,湖光犹照旅人衣。 气蒸泽国能无润,堤贮云天别有围。 杨柳经霜相对老,凫鹥饱食自由飞。 系舟索纸题诗句,更把闲愁付落晖。 | 
| 摇曳轻阴羃柳堤,坳塘日暖漾凫鹥。 无端崖下鸣榔发,飞起一声过水西。 | 
| 案体无尊骨,畦丁有贱蔬。 凫鹥凭岸泛,云海占空虚。 妇老能论旧,儿痴尚带吴。 旁人如见问,老子即迁居。 | 
| 战伐求三国,覊縻自五溪。 归飞慕鸿雁,沿戏狎凫鹥。 酒以忘忧酌,诗因访古题。 是身真老矣,南北更东西。 | 
| 霜花零落全稀。 不成飞。 寒水溶溶漾漾、软琉璃。 红未涌,青已露,白都晞。 沙暖、戏凫鹥。 | 
| 溶溶野水戏凫鹥,垄麦初长午景迟。 尽日绿杨闲照水,临风自爱好腰支。 | 
| 卧溪古木势蜿蜒,伫立斜阳旅思宽。 湍没岸痕知涨溢,风生水面觉清寒。 静容桃李敷浓荫,暖放凫鹥浴短翰。 隐约渭滨真彷佛,行藏都付一渔竿。 | 
| 州夹苍崖,下枕江山是城郭。 望海霞接日,红翻水面,晴风吹草,青摇山脚。 波暖凫鹥作。 沙痕退、夜潮正落。 疏林外、一点炊烟,渡口参差正寥廓。 自叹劳生,经年何事,京华信漂泊。 念渚蒲汀柳,空归闲梦,风轮雨楫,终辜前约。 情景牵心眼,流连处、利名易薄。 回头谢、冶叶倡条,便入渔钓乐。 |